文学就是分享生活滋味!陈建功开讲花城文学课

近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建功做客“花城文学课”第23讲,与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围绕“尘埃中青春的滋味儿”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对话与分享。此次讲座在《花城》杂志官方视频号“花城文学课”独家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1万。

陈建功以自身18岁到28岁的青春岁月为蓝本,讲述了他从人大附中学生到煤矿工人,再到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最终成为作家的经历。他提到,自己在18岁时因无大学可上,便到煤矿挖煤,一挖就是六年,直到腰被矿车撞折,才转而筛沙子。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让他在卑微中不断寻求自我成就。

“我18岁到28岁无非就是在‘治愈’卑微的童年。但仅止于此,并不能锻造文学的高贵。文学的高贵,在于感时忧国的痛彻、人生体悟的真诚、艺术展示的个性及其魅力。”陈建功说。

在创作《请在我脏的时候爱我们》时,陈建功老师秉持着“诚实”与“有趣”两大原则。他坦言,自己也曾违心地从众,这段经历让他在写作中不断反省,如何以诚实的态度面对自己的过往。“我这里面通篇都是反省——我作为一个人在那样的潮流中怎么从众、怎么卑微地要挽救自己、成就自己。”

陈建功认为,写作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腔调。他回忆起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提到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手法虽好,但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才能创造出独特的文学表达。

他还提到,自己的作品写出了煤矿工人的粗犷与调皮,这种来自生活最底层的真实与活力,是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正是最有味儿的东西,你不能改掉。”

“小说无非就是把你认识的几个人、想到的几个人搁一块,让他们热闹热闹,这就是小说。”在陈建功看来,文学不仅仅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为读者重新铸造一个世界。小说中的热闹并非无意义的喧嚣,而是要通过人物和故事,表达出对世界的看法,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滋味。多年来,他尝试在写作中努力追求“一石多鸟”的效果,希望通过细节和场景的刻画,让读者能从多个角度理解作品。

陈建功在分享中多次提到“幽默”一词。他认为,面对生活的悲剧,用喜剧的方式去处理,可能会更加准确地反映生活的本质。“我们面临着很多悲剧的现状和悲剧的现实,用喜剧的方式处理可能会更好,而我们现实本身有很多事都是悲剧与喜剧的交织。”

“一个人有没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用幽默的、调侃的、有趣的方式来谈论自己曾经一段从众的人生,这可能也是考验一个人是不是成熟,是不是真的完成了这样一种自我的救赎的一个标志。”在对谈环节,谢有顺表示,陈建功的写作态度和文学观念,能够为年轻一代的作家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写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但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思考和体验,才能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

南方+记者 戴雪晴

相关知识

文学就是分享生活滋味!陈建功开讲花城文学课
“花城文学课”开启首讲!北大教授陈晓明带你感受90年代文学风潮
花城文学课|黄子平:探讨寻根文学的当代启示
花城文学之夜亮相广州
“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江津开讲
花城文学院,以文学之力筑文化之城
“花城文学课”第20讲,苏童谢有顺剖析短篇小说的光辉
拥抱文学!首届花城文学院签约8位作家、评论家
孟繁华在花城文学院开讲:乡土文学是不断流动的概念
“金木棉”绚丽绽放,花城文学之夜揭晓首届花城文学榜

网址: 文学就是分享生活滋味!陈建功开讲花城文学课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4829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