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副总裁许磊:网络平台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场景
10月14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分论坛“青年与世界中国学的未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小红书副总裁许磊在“Z世代青年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圆桌研讨发言环节时表示,随着2025年初海外用户的持续涌入,小红书已逐步发展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枢纽,而Z世代青年正以创新实践成为这一进程中的“数字先锋”。
UGC为中国文化传播提供日常化素材样本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需要更加鲜活的表达,而小红书上的海量UGC(用户生成内容)恰好构建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微观切片。”许磊举例说明,不同于传统文献的宏大叙事,小红书上的UGC以普通人真实生活为核心,既包含汉服妆造雅集、非遗技艺教程等传统文化实践,也涵盖家庭包饺子、书法创作等日常文化场景,这些真实可感的内容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此前难以获取的一手鲜活素材。
Z世代主导:构建跨文化传播新范式
谈及文化传播主体的变化,许磊强调Z世代的主动参与重塑了中华文化的海外表达。2025年初,小红书海外用户单日注册量激增,Z世代展现了强大的传播创造力。
在内容创作上,他们不再满足于做被动的文化消费者,而是更主动地创作与分享,他们熟练地用双语甚至多语将国风内容转化为国际通用表达,“有博主用中英字幕解析汉服形制,用动画短片讲解中式美学,让传统文化以轻量化形态触达全球受众”。
在表达创新上,Z世代擅长以亲近化叙事消解文化距离。他们以幽默通俗的语言,用个人化的视角,将宏大文化拆解为可感知的生活片段,使中华文化从“符号化”变为“可参与的实践”。在今年春节期间,当外国用户看到小红书上中国家庭贴春联、包饺子的视频后,也开始效仿体验,在大洋彼岸装点起“中国红”,小红书用户也在评论区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进行“在线教学”,因此也点燃了外国用户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甚至来中国旅游、定居的热情。
平台赋能:打造全球化文化对话场域
许磊指出,小红书的产品特性为文化传播与学术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在内容分发层面,平台通过精准算法与社区互动,让小众文化实现“破圈”——一个原本小众的非遗技艺,可能因为一条视频而获得千万曝光;一个传统的中国习俗,也因此能迅速被国内外用户发现、讨论并喜爱。
在传播形态上,图文与短视频的视觉化优势降低了文化理解门槛。“相较于文字论述,一段国风舞蹈视频、一盘红烧肉烹饪过程,更能直观传递中华文化魅力。” 许磊表示,这种传播形式与全球Z世代的信息接收习惯高度契合,使平台成为年轻群体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已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全球对话生态。“Z世代文化传播者、中国学学者、传统文化传承人、海内外文化爱好者在这里同台交流,让文化传播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许磊强调,这种由青年用户驱动的、自下而上的交流场域,为学界观察“中国叙事的全球反馈”提供了动态样本,也让小红书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
许磊在演讲最后表示,小红书的实践印证了互联网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倡导更多青年积极参与。“Z世代的创造力与平台的UGC生态、视觉化传播优势、活跃的全球社区及精准的内容分发形成合力,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成为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不可或缺的‘数字先锋’与‘民间大使’。”
相关知识
许磊:AI时代,洞求需求的能力比编码技术更珍贵丨北京文化论坛
2024中外文化网络交流与创新传播论坛将于8月3日在上海举行
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提供更多延展性
网络视听大会“国漫创作论坛”召开,动画出海成为行业新焦点
以精准化传播贴近海外读者
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开幕,网文出海吸引1.7亿海外用户
在文娱“种草”的小红书,正在等待一次丰收
小红书“种草”到了戛纳
小红书触“网”,图文社区的尽头是小说?
海外市场规模超30亿元,中国网络文学开拓“出海”新航道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6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24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8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4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6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6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7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5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