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道具有当代价值”:《弃东周,赢天下》新书发布暨“孔子仁道的当代价值”研讨会在京举行
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九月的北京,天高气爽,在孔子诞辰2576年纪念日前夕,从有400多年历史的禄米仓旧址,传来阵阵诵读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月20日,由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和上海远东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重新发现孔子:《弃东周,赢天下》新书发布暨‘孔子仁道的当代价值’研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爱思想网、上海远东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读者代表出席会议。
《弃东周,赢天下:孔子的仁道、教育革命及后儒的偏离背逆》新书揭幕
新书《弃东周,赢天下:孔子的仁道、教育革命及后儒的偏离背逆》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叶自成(荣休)在主题演讲中回顾了本书写作的心路历程。他表示,自己20多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提出、倡导、建构华夏主义,给孔子思想一个中肯的评价。叶自成指出,后世对孔子的评价呈现“水火两重天”局面,主要是因为:一是孔子的思想原来没有严整的体系;二是儒家经典太杂乱;三是孔子思想本身也有“礼”与“仁”两个体系,关系极为复杂。这导致后世对孔子思想各取所需,产生各种理解和评价。
叶自成认为,孔子的礼学虽然有不少局限或糟粕:如以天子定是非,维护以天子为中心的贵族世袭制度;以君君臣臣维护以君主制为中心的宗法等级制等。但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在仁道,体现为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以民为本的人本主义、以做人做事的道理处理各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人道主义,以及有教无类、以德性提升人的品质、为治国理政培养君子的人才主义四个方面。
叶自成表示,孔子的“仁道”在当下仍然具有双重时代价值:一是从教育、人才、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历史文化支撑;二是在重建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思想过程中,孔子的“仁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天道、孔子的仁道、商子的治道三道共治,才有了大一统中国的强大生命力。道德主体、自然主体与制度主体交融互补,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思想体系既厚重又灵动、既理想又务实的成熟品格。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核心密码。
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曹建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叶自成教授新著以孔子“仁道”为核心重构儒学,是一部重新发现孔子、具有原创性与当代价值的重要学术成果。该书不仅揭示孔子“仁道”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深远影响,也彰显其在当前社会修身养性、治国理政方面的现实价值。
原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中央财经大学博导余爱水现场分享了自己为《弃东周,赢天下》写作的一首诗《仁道》:“孔圣开仁道,当为世上魂。仁家兴万代,暴业几消沦。”余爱水从理论、社会、普世、战略与榜样五个维度总结了该书的多元价值,认为对孔子“仁道”的深刻诠释,不仅为个人修养提供指引,也为化解当代国际矛盾、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思想资源,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剑涛借助“梦里乾坤”这一视角,重新诠释孔子从推崇周公托梦、怀抱政治理想,到晚年认清现实、毅然转向务实治理的思想转折。他认为,叶教授敏锐捕捉到孔子并非一味复古,而是在理想受挫后逐步形成道德与政治“两手硬”的整全秩序观,从而真正走出东周乱世、指向“赢天下”的实践道路。这一解读还原了一个怀抱理想又深入现实的开放孔子,突破以往单一化的圣人叙事。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喻中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孔子仁学中的仁礼关系进行新论述。他指出,仁与礼都是需要遵循的规范。其中,仁是高级规范,相当于自然法;礼是普通规范,相当于实在法。仁是礼的灵魂与价值准则,礼是仁的躯壳与表达方式。仁为体,礼为用,仁与礼共同构成了一个体用系统。作为高级规范的仁与作为普通规范的礼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代表了孔子安顿人世生活的法理构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洪兵指出,该书实现了对孔子思想的关键区分:一方面高度肯定其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人道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世价值,主张发扬孔子“赢天下”的仁学思想;另一方面则批判其礼学中等级森严、束缚人性之内容,并指出后世之儒实际上多背离孔子真精神,形成“阳儒阴法”的思想扭曲。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邵春堡指出,《弃东周,赢天下》揭示了孔子“仁道”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共”的理念为全球化时代提供了文明对话的准则,“衡”的智慧为极端化倾向开出了一剂良方,“创”的精神为文化传承指明了路径,“道”的追求为价值重建奠定了根基。在文明冲突加剧、生态危机凸显的今天,孔子“仁道”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理性精神,或许正是人类走出困境的重要思想资源。
北京大学教授庞珣则将孔子仁道的当代价值与人工智能(AI)的发展相结合,指出AI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嵌入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重塑从生产、治理到认知的每一个角落。AI演进带来效率与创新,也引发前所未有的风险——人与高度智能的机器共存共生的风险。在这一全球性挑战中,西方技术伦理与治理模式不足以回应人类文明多元根基所揭示的复杂性。叶自成所倡导的华夏主义思想,可以为AI时代的人机共生难题提供富有中国智慧的应对之策。
爱思想网站总编郭琼虎认为《弃东周,赢天下》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重要启发。本书回归孔子“仁道”思想,揭示出人类共同价值应根植于人性普遍需求。书中对“仁”的阐释为中国叙事转型提供参考:聚焦文化而非框架、强调根源而非数据、讲述故事而非道理,从而以包容、共情的表达促进世界理解中国的共享发展愿景。#
相关知识
“孔子仁道具有当代价值”:《弃东周,赢天下》新书发布暨“孔子仁道的当代价值”研讨会在京举行
长篇小说《立秋》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观点丨林坚:儒家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
山东曲阜:“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开展
学者薛仁明:从孔子思想中重拾“松弛感”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亮点多
2023泗洲纸文化节开幕 共探中国手工纸的当代价值
孔子“游于艺”的意蕴新释
“仁者爱人”的伦理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孔子主题文物数字艺术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3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09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25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26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3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3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43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4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2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