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细腰”(续七)|钟振振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说“细腰”(续七)

文|钟振振

(接上期)

其实,历代帝王很少有不“好色”的,岂止一个“楚王”家族?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细腰”几乎可以对应任何一个历史朝代的“帝王”。而从实践上来看,唐以来的诗词,特别是清代的诗词,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10)对应明代的藩王

〇清·彭孙贻《襄城行》曰:大堤城崩角声碎,黑云坠地压城背。荒城白骨矗马胫,鬼火星星鬼车吠。朱门宫殿成荆榛,空宫夜雨眠龙輴。花钿零落髑髅紫,犹是春前歌舞人。废楼欹仄垂珠眊,万井无人卧残灶。湖湘烟燧暗江濆,襄王尚睡巫山云。细腰嫔嫱掩花泣,千行苦竹啼湘君。黄巾绣袜涂眉客,八王字刺雕旗白。拔剑击蛟江水浑,廿年梨花喜无敌。名城破坏探龙子,鱼服愁为豫且得。荆门幕府授成谋,羽林将佐俱公侯。逡巡六月稽献馘,何以仰释重瞳忧。千钱不购丞相(按,此处似缺一字,疑当是“首”),三杯笑借生王头。武陵翩翩归素旐,武溪淫滪若飞鸟。东园秘器荣玺书,贬爵还应愧遗表。襄流何驶襄山横,夕烽一照无坚城。岘首北临见洛水,周公庙里鸺鹠鸣。

按,《明史》卷一一九《诸王传》四曰:襄宪王瞻墡,仁宗第五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封。宣德四年(1429)就藩长沙。正统元年(1436)徙襄阳。

朱瞻墡为明所封第一代襄王,藩邸在襄阳,今属湖北。

此诗所叙,乃瞻墡六世孙襄王朱翊铭时事。

《明史·诸王传》四载:初,大学士杨嗣昌视师,以襄阳为军府,增堞浚隍,贮五省饷金及弓刀火器。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张献忠邀杀嗣昌使于道,夺其符验,以数十骑绐入襄城。执翊铭南城楼,属卮酒曰:王无罪。王死,嗣昌得以死偿王。遂杀王,火城楼,焚其尸。贼去,仅拾颅骨数寸,妃妾辈死者四十三人。

〇清·陶季《武昌元夜击鼔行》诗曰:何人高堂夜击鼓,醉拨琵琶试蛮舞。少年追逐尽移情,野老闻声独凄苦。忆昔盛时春可怜,楚王宫殿含春烟。灯轮回合万银烛,伶官弹动鹍鸡弦。是时城中月如水,楚王筵前八音起。新声传自李龟年,不是寻常旧宫徵。那知横江鼙鼔来,细腰艳质俱为灰。年年风雨结幽恨,几处化为啼鸟哀。今年逢春益萧索,惟愿深耕被恩泽。盛衰往复元有常,莫遣东风感行客。

按,《明史》卷一一六《诸王传》曰:楚昭王桢,太祖第六子。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洪武三年(1375)封楚王。十四年(1381)就藩武昌。

朱桢为明所封第一代楚王,藩邸在武昌,即今武汉之长江南岸地区。

此诗所叙,乃明第九代,亦即末代楚王朱华奎时事。《明史》卷二四《庄烈帝纪》载: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张献忠陷武昌,沉楚王华奎于江。又卷一一六《诸王传》载:张献忠掠湖广,华奎募卒自卫。献忠兵至武昌,执华奎沉之江,诸宗无得免者。

华奎在位六十三年,积金数百万。张献忠兵指武昌,湖广地方大员长跪请贷数十万助饷,华奎出明太祖所赐金裹交椅,曰:此可佐军,他无有!及至城破被俘,献忠见其库中金,叹曰:有如此而不设守,朱胡子真庸儿也。参见清·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一〇《盐亭诛》、彭孙贻《平寇志》卷六等。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相关知识

说“细腰”(续三)|钟振振
说“细腰”(续六)|钟振振
说“细腰”(续四)|钟振振
说“细腰”(续二)|钟振振
说“细腰”|钟振振
钟振振|再说第八届“人间要好诗”一等奖作品用典没问题
钟振振|第八届“人间要好诗”大赛一等奖作品用典没有问题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09)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58)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376)

网址: 说“细腰”(续七)|钟振振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9864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