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现象证明了老人家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永不过时
最近,青岛文旅局的官方消息引发热议:他们正在邀请刀郎来青岛举办演唱会。从主动联系到得到官方的热烈邀请,刀郎的人气究竟来自何处?其实,早在80年前,这位老人就为文艺工作者奠定了方向和出路。在2023年,刀郎的《罗刹海市》的热潮再一次印证了老人所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当草根歌手的热度超越顶级明星,当百亿播放量的背后是普通人们的狂欢,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则为困惑中的文艺工作者揭示了流量的本质密码:真正的顶流,始终是扎根于人民之中的。
1942年,在延安的窑洞里,这位老人曾抛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艺为谁服务?”当时,有作家苦恼于“写英雄还是写普通人”,有艺术家则争论“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取舍。老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要首先做群众的学生,再成为群众的老师。”
时隔八十年,刀郎为新时代提供了答案:他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展现了西北汉子的粗犷与柔情,借助《罗刹海市》的寓言揭示市民的生活智慧,用唢呐与摇滚的结合打破“高雅审美”的傲慢。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创作,与《白毛女》巡演时老乡向台上抛红枣的场景、赵树理笔下《小二黑结婚》的乡村叙述相辉映——真正的优质作品,无不源于大地的滋养。
如今的文艺圈面临的困境,恰似当年延安时期那些“穿着工农衣服的知识分子”:?短视频的批量生产成为了“流量套路”,创作不再是艺术,而是数据游戏;?综艺剧本却与现实脱节,明星们在“空中楼阁”中自娱自乐;?算法推送让创作者与真实世界渐行渐远,仿佛置身信息茧房中。
然而,《罗刹海市》打破了流量的幻影:??在那百亿播放量的背后,是普通人通过“梗图、段子、二创”自发参与,网民在评论区撰写万字解析,重新唤起了《黄河大合唱》时的感动。??草根逆袭的成功表明:观众从来不是“数据韭菜”,而“民心”才是最终的算法。
这正是对老人论断的强有力印证:“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成为群众的老师。”
面对AI作曲与虚拟偶像对传统创作的冲击,有人喊出“文艺已死”的悲观言论。然而,回顾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文艺再生的契机:??刀郎通过直播打赏取代了唱片公司,让音乐重返“街头卖艺”的直接性;网络作家在贴吧与读者共创剧情,重现了“田间地头听故事”的原始魅力;短视频博主记录外卖员和留守老人的生活,延续了“为人民画像”的使命。
在数字时代的“深入生活”,呈现出的不是单纯的乡间采风,而是:
在弹幕中倾听年轻人的焦虑;
从热搜中感受社会的脉动;
用直播镜头捕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正如老人所说:“文艺工作者必须与新的群众紧密结合,不能有丝毫犹豫。”
从延安的窑洞到今天的手机屏幕,唯一改变的只是载体,但不变的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就如《白毛女》巡演时,乡亲通过红枣表达投票;在《罗刹海市》火爆之际,网民们又通过二次创作参与其中。真正伟大的作品,必然在“时代痛点”与“民心所向”的碰撞中产生。当某些艺术家仍在纠结“应跪资本还是跪流量”时,历史早已给出了明晰的答案:倾听人民的声音,方能赢得永恒的掌声。
相关知识
刀郎现象证明了老人家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永不过时
刀郎现象,超越音乐,探索文化认同与传承,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
刀郎现象:民族文化浪潮中的崭新亮点
憨豆先生:优雅永不过时
评论家:刀郎抓住了圈子文化等不良现象
浅谈刀郎成功给予的启示,略述教员文艺方针,兼说那英她们的丧
刀郎终于反击了,新歌《罗刹海市》词曲幽默,讽刺也可以这么文艺
鸟类实拍 爬树高手 优雅永不过时 优雅
优雅永不过时,即使是太监也能如此帅气
期待上官雅 度华年 优雅永不过时 成果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2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8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9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