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最长的学术纷争:孔庙中为什么没有荀子的牌位?
众所周知,在中国儒家的历史上,除了孔子之外,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大师就是孟子和荀子了,孔子、孟子、荀子也被并称为“先秦儒家三巨子”。基本上如今中国儒家最主要的思想观念都来自于孔子、孟子、荀子。
山东曲阜的孔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圣地,除了儒家始祖孔子之外,孟子、董仲舒、程颢、朱熹、王阳明等儒家大师在孔庙中都有牌位。但奇怪的是儒家中唯一能与孔子、孟子比肩的荀子在孔庙中却没有荀子的牌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宋朝前,孟子和荀子的地位基本相等,司马迁的《史记·孟子荀卿列列传》便将孟子和荀子并提。但从宋朝开始,孟子的地位越来越高,最后成为与孔子并列的“亚圣”,而荀子却大幅下降,最后连孔庙都进不去了,关键因素就是理学的兴起。
孔子去世后,儒家在思想上分成“性善”和“性恶”两派。“性善”认为“人性本善”,思想较为感性,主张以道德教化治理天下,代表人物就是孟子。“性恶”认为“人性恶而伪善”,思想较为理性,主张以礼法制度治理天下,代表人物就是荀子。
荀子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性)是“恶”,而社会属性(伪)为“善”。源于人类自然属性的“欲”是不可能消灭的,也不可能被教化,而是要通过礼法制度保持人的社会属性来控制,这也是作为儒家大师的荀子会教出了法家大师韩非子的原因之一。
另外,思想务实的荀子认为天道天理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的“性”和“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仁义道德和礼法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因此荀子曾直接批评孟子“守旧”,也是少数正面评价秦国变法的儒家代表人物。
理学认为天理不变而源于天理的“性善”也不变,“性善”不变则仁义道德不变,仁义道德不变则纲常不变,这也是理学宣称“存天理而灭人欲”,主张礼法森严的理论依据。因为“性恶”就意味着仁义道德可变,所以理学当然拥护孟子的“性善”论。
正因如此,当崇尚“人性本善”、“天理不变”,过于理想主义的理学在宋朝占据社会思想的主导之后,荀子的地位自然也就是一落千丈,最后竟然连孔庙都进不去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持续最长的学术纷争:孔庙中为什么没有荀子的牌位?
杭州孔庙书市金秋季本周开启
北京孔庙举行祭孔大典,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子,是诸子百家的著作,我们该如何读“子”?
踏入宫廷纷争,一探中的机智魏璎珞
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葛兆光教授给硕士生的七堂学术史课
《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踏上人生中最长的旅行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古代壁画展开幕
如何读“子”?
广东、江西等地佛协通知:对供奉牌位进行自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4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829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9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4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4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73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61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682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3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