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葛兆光教授给硕士生的七堂学术史课

原标题: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葛兆光教授给硕士生的七堂学术史课

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

《学术史讲义》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为文史研究生厘清“什么是做学术研究”,以及“如何做学术研究”而讲授的七堂学术史课程。

这七门课尽可能包括了先秦的儒家、诸子,中古的佛教、道教和禅宗,明清儒家学说和考据之学。对研究生来说或许有三个作用:第一是读一些基本文献;第二是知道了古代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些基本问题;第三是了解了一下这些研究领域的基本论著和一般方法。

书中内容是葛兆光教授十年间给硕士生讲授“古代中国学术史研究”课程的讲义结集,经十余年反复修订,重点讲述思想史若干大关节上的研究史,以此呈现学术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以及应读的基本文献。

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应当掌握的学术方法,以及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历程,体现作者希望改变文史类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思考,值得反复研读。

本课程的内容:古代和现代两个线索

葛兆光

我们这门课要以读基本文献和经典论著为中心。所以,我先选了古代几个领域,就是儒家的经学、先秦诸子学、中古佛教、宋代和明代的理学和心学、清代考据学,请大家细读这一方面的文献,看看有关的论著,我也会做一些讲解,它们分别会涉及:

1. 经学史的研究

请大家读一下《大学》《古梁传》,有兴趣的,还可以读一下《礼记》和《左传》里面的部分,我们要讨论一下,作为学术史的经学史,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2. 诸子学的研究

主要读一下《太一生水》,有兴趣的还可以多读一些简帛资料,当然,最好再读读诸子文献以及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从思想史角度说,《太一生水》是郭店楚简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另外上博楚竹书中的《恒先》也很重要,我主要借着它们,来讨论一下过去诸子研究的问题。希望大家想一想,在出土资料越来越多的条件下,我们怎样重建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图景。

3. 早期佛教史的研究

读《魏书·释老志》,除了介绍中古佛教史的情况,主要通过它与《隋书·经籍志》佛教部分的对比,让大家熟悉一下佛教史文献中的问题。

4. 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宗教。在东汉末到南北朝时期它逐渐神圣化、组织化和理论化,这才使它能够成为三教之一。其中,《老子想尔注》起了什么作用?它是怎样被发现的?关于这份文献的考证有什么特点?借了这一文献,我们谈谈敦煌资料的重要性,和有关文献考据学的一些知识。

5. 唐代禅宗

尤其是神会的研究,读《景德传灯录·神会传》和敦煌本《神会语录》,我之所以要选这个个案,是因为神会的研究,是了解唐代中国禅宗史转折时期的关键,也是中国学界特别是胡适,对禅宗史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涉及禅宗史研究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还涉及了如何使用敦煌资料。

6. 宋明理学的研究

我没有讲宋代,大家如果对宋代程朱学说有兴趣,可以看看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也可以看看我给这部书写的长篇评论。这里,我只选了明代王阳明学说来做历史背景的分析,同时我希望大家选读《明儒学案·南中王门学案》,我们主要讨论一下,明代思想史该怎样研究,思想史应当如何重建历史语境,过去的研究里面有什么问题。

7. 清代

我们讲有关学术和思想史上一个人物的研究,我以戴震为个案。请大家特别仔细读《戴震与段玉裁书第九札》。主要通过这个很小的个案,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凡研究一课题,其本身不仅是思想史研究,而历来的研究本身,又构成了学术史,所以,我们也要看“戴震学”的形成和它的论述是怎样形成的。

每章末尾均附有相关“参考文献”和“阅读文献”

实际上,在各个研究领域里面,我们都会涉及现代人的研究,了解到现代人的论著,也会知道一些现代的学者。所以我觉得,还需要对现代学术史有一个系列的了解,否则你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传统的学术领域,要用现代眼光、现代方法、现代取向和现代规范来研究。

所以,我给大家增加了“现代学术”的阅读部分,虽然课上不讲,但也希望大家课后去读。我挑选了八个重要的学者,梁启超、夏曾佑、胡适、王国维、顾颉刚、傅斯年、陈寅恪、钱穆,分别作为新史学的提倡者(梁)、现代历史教科书的写作(夏)、用西方方式整理中国学问(胡)、发现新史料和新问题(王)、现代性和客观性的历史学(顾)、史学就是史料学及民族主义历史学(傅)、中国学术的国际预流(陈)、对传统的温情和强调认同的历史学(钱)等方面的代表。

书中列出了八位现代学术史上重要学者的著作名,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经典篇目准确把握现代学术史的思想

我想以他们为例,让大家看看中国现代学术史怎样建立起来的,我们为什么要用这种现代学术手段来研究古代思想学术和文化?如果大家有时间读一读,也许更能理解,怎样把古代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传统,和现代学术方法嫁接在一起。

来源:商务印书馆官方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提供丰富的域外历史文献,尝试从周边看中国
1月新书盘点 |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学术有声,名师开讲6|张伯伟:释批评
礼学家陈戍国学术生平座谈会长沙召开
陈戍国学术生平座谈会在岳麓书院举行
专访巫鸿(上):什么是新的“全球美术史”
李公明丨一周书记: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中的……史识与史德
出版学术类专著的出版社有哪些?
北京市文联举办学术对谈 聚焦舞蹈创演国潮热
专访巫鸿(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全球概念

网址: 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葛兆光教授给硕士生的七堂学术史课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6261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