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虹藏不见 天地闭塞入寒冬|万物有时·物候志
原标题:小雪·虹藏不见 天地闭塞入寒冬|万物有时·物候志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制图 刘雨曦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酿的好酒泛起微绿的酒渣泡沫,粗拙小巧的火炉正烧得通红,在将雪未雪的寒冷天气与好友围炉而坐,温上一壶足以熨帖心腹的热酒,构成了一幅美好而令人神往的冬日意象。当一千余年的岁月过去后,诗中所描绘的人间烟火气,仍是不少人憧憬的温暖场景。
《雪堂客话图》页,南宋,夏圭绘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11月22日,在初冬的寒意中,小雪节气如期而至了。据古籍《群芳谱》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意为,“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的形式由雨改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足,因此称作小雪。
小雪时节,就一定会下雪吗?其实不然,节气中“小雪”与天气中的“小雪”没有必然联系。小雪之名,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此时的成都,冷意渐浓,冬风渐凉,但离下雪的天气还相距甚远。
虹藏不见
为何冬季难见彩虹?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从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中,得以看到小雪之名的由来。在古代,人们将小雪分为三候,分别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其意为: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彩虹也就看不见了;同时,在古人观念中,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沉,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作为指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物候反映着古人朴素的自然观。而通过古人的双眼,得以看到他们在小雪节气观察到的自然变化。在小雪节气中,古人首先将视线放到了空中,发现了彩虹随着寒冷气温到来后的逐渐消逝。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在唐代诗人元稹所书写的《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中,也能看到“虹藏不见”的物候。汉代高诱《吕氏春秋》的注解中写到:“虹,阴阳交气也。(孟冬)是月,阴壮,故藏不见。”汉代郑玄也在《礼记》中注解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状。”在古人看来,虹是阴气和阳气交锋的产物。而小雪时已进入孟冬,阴气较盛,所以彩虹就难以出现了。
其实,在古人关于物候的描写中,有不少浪漫的联想,譬如清明节气的“田鼠化为鴽”,认为随着天气的炎热,田鼠会变成鹌鹑,但中间并没有科学的依据。那么,小雪节气中描写的“虹藏不见”物候,彩虹的出现真的与季节会有关联吗?
从彩虹的形成原理中,其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而在小雪时节,特别是北方地区,天气已经开始寒冷,天上即使有小水滴也都冻成了小冰晶或小雪花,自然就没法折射和反射出彩虹了。可见,在古人细致观察之下,反映着气候的变化。
郎世宁等《乾隆雪景行乐图》轴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堆雪狮
古人的雪中玩乐
虽说小雪节气不一定会下雪,但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大。此时的北方,已开始进入寒冰封冻的时节,且有大雪飞舞。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落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农户们也在小雪的到来中寄予来年丰收的美好心愿。
漫天飘雪的时节,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堆个雪人是发朋友圈的好搭配,可在古时,古人们又会堆什么呢?从留存的古籍、诗词、古画中,能够得到答案,那就是——堆雪狮。“甚花间、儿女笑盈盈,人添雪狮成。”在宋代诗人刘辰翁所写的《八声甘州》中,记录了宋时雪地中堆雪狮子的场景。可见,古人们堆的可不是雪人,而是以动物为主,特别是狮子。
而记载了北宋都市生活及其风土民情的《东京梦华录》也写到:“而富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此外,在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武林旧事》中,更详细描述到了堆雪狮的场景,“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能看到,除了堆雪狮外,古人还要堆雪山、雪花、雪灯等。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冬日已到,虽然无法阻止刺骨的寒意,但看到路边金黄的银杏飘飘洒洒,掉落在小摊贩们推着的烤红薯炉子上,大街小巷弥漫着香甜的气息时,也勾勒出一幅初冬美景,等待人们的观赏。
小雪海报 制图:刘雨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立春· 鞭牛祈福 寒冬已尽暖春可期|万物有时·物候志
万物共生 物候迭变 聆听自然的声音|万物有时·物候志
清明·“田鼠化为鴽” 为何田鼠会变成鹌鹑?|万物有时·物候志
秋分·人间好时节 秋向此时分|万物有时·物候志
小满·万物小得盈满|万物有时·物候志
小暑·温风至 蟋蟀寻凉憩|万物有时·物候志
立冬·冬之伊始万物藏 寒意渐起补冬忙|万物有时·物候志
霜降·露结为霜冬将至 人间至此秋色尽|万物有时·物候志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正是百虫苏醒之时|万物有时·物候志
立夏·蝼蝈鸣、蚯蚓出 万物繁茂的夏季近在眼前|万物有时·物候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