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共生 物候迭变 聆听自然的声音|万物有时·物候志
原标题:万物共生 物候迭变 聆听自然的声音|万物有时·物候志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蜇虫始振,鱼陟负冰。转眼之间,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又要来到。
四季更迭,万物流转。不仅人间草木从苍郁到萧瑟,在地表上蛰伏的走兽,在天空中翱翔的候鸟,在水中穿梭漫游的鱼儿,它们也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在一举一动间告诉人类季节的衍变,岁月的推移。
初春,万物复苏,蛰居的虫类慢慢苏醒;盛夏,高温酷热,老鹰在清凉的高空中飞行;仲秋,金风飒飒,昆虫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暮冬,天寒地冻,大雁却开始向北迁移……从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等自然现象中,人类也感知到气温的升降,阴阳之气的兴衰。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充满智慧的古人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又根据地理、气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编写出了“七十二候”。自古以来,人们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于是,在东风解冻之时,封面新闻专栏“万物有时·物候志”全新出发,继续书写二十四节气的故事。这一次,我们将目光投向动物,向读者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这一次,我们记录昆虫在春日的复苏,关注鸟儿的每一次换羽,静待鱼类从水中腾跃而上的场景。从二十四节气之中,体会季节与气候的时间观,对各种生命现象保持好奇与凝注,更是中国人自然观的延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夏秋冬来来往往,月落日升循环不停,让我们再次走近二十四节气,探寻古人对自然、万物、时间的思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作家阿来的“万物生”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是什么意思?“七”的奥秘有哪些?
秦霄贤万物皆可转
《道德经》第1章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万物皆为我所用,万物皆不为我所有
一物降一物,八爹降万物,克拉降八爹
童心看非遗 万物皆有趣
文学论|凸凹:与万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谈张新泉的诗歌创作
万物逢新,苏州人正月这么过!(下)
雨生百谷正吐芽,万物逢时慕芳华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