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得益彰

原标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得益彰

中新网成都9月20日电 (祝欢 贺劭清)“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并行不悖,相得益彰。”20日,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表示,全面正确地理解文化自信,真正确立了文化自信,中国才能进一步走向世界,复兴中的中华文明也将在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日,作为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的主体活动之一,以“文明共生:多彩、平等、包容”为主题的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上,葛剑雄发表了以《文化历史根源与文化自信》为主题的主旨演讲。

论坛现场。刘忠俊 摄

长期从事历史、地理相关研究的葛剑雄表示,由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利弊并存,由此孕育的文明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保持先进,更不一定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葛剑雄表示,中华民族在守正创新的同时,善于向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学习,能够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其他文明的长处。正因为如此,其他年代更久远、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都已成历史陈迹,而中华文明岿然独立,长盛不衰。

葛剑雄认为,经久不衰的文明、文化,都是不断自觉地吸取其他文明的精华、学习其他文化长处的结果。在他看来,人类文明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借鉴至关重要,能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

而“文明互鉴”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借鉴,其前提就是承认其他文明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我们确立文化自信的同时,必须尊重、欣赏其他文明、其他文化的自信,就像要求外国人尊重我们的文化自信一样。”葛剑雄表示。

“文明互鉴不应该停留在理念,更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葛剑雄表示,应该认真了解、理解和研究其他文明,特别是世界上主要的文明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或学习,并且应该有借鉴或学习的具体行动、具体成果。(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三星堆、辣椒、大熊猫见证文化的交流|大家说panda
“沪喀文化讲堂”首场开讲“文化何以自信”
经典跨越国界 文明交流互鉴
从“我”到“我们”,文化创新推动交流互鉴
人民热评:文明互学互鉴 民心相连相通
文明交流互鉴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以文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以雕塑创作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
奏响传承创新互鉴协奏曲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以文明互鉴呵护网络美好精神家园

网址: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得益彰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2594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