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跨越国界 文明交流互鉴
原标题:经典跨越国界 文明交流互鉴
本报北京电(记者高丽)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首日,中老经典著作互译计划首批成果新书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发布。
作为中老经典著作互译项目中的首批成果,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教育出版社引进的《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业》《两姐妹》《昆布罗王》三本图书经过精心打磨,即日与广大读者见面。
“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是推动中国与亚洲各国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重要出版项目,对于新时代我国出版“走出去”、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活动现场,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向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教育出版社在中老经典著作互译项目中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为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作出贡献的专家、翻译家、出版界同仁以及互译项目秘书处表示感谢。赵海云指出,中国经典著作在老挝的翻译出版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老互译交流取得重要进展。他表示,“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对展示和传播亚洲各国文明之美、加深各国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促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项目承办单位继续为中国与亚洲各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发挥出版人的力量。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杨红杰介绍了出版过程。他表示,中老经典著作互译项目是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的一个部分,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将其作为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行动,深感责任重大,并成立工作专班。市委宣传部在图书编辑出版和版权备案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保证了图书的顺利出版。
杨红杰表示,《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业》《两姐妹》和《昆布罗王》分别代表了老挝经典作品中伟人传记、长篇小说和民间文学的较高水平,它们首次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使老挝璀璨的文化更多地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对两国文化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后,集团将继续做好经典互译项目,以书为媒,搭建跨文化的出版交流平台,让中国读者与世界阅读同步,让世界读者阅读中国精彩。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办公厅主任、中老经典著作互译项目老方负责人布瓦莱先生通过视频向大家致意。布瓦莱说,中老互译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加深了两国人民对双方风俗文化的了解。50部作品翻译完成后,中老互译项目最终会取得非常突出的成就。
活动现场,出版方向老挝驻华使馆教育文化参赞靳达望、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办常务副秘书长解虓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老挝语部主任华春玫,赠送中老互译首批成果图书。解虓虓认为,三本老挝图书均是经典力作,反映了老挝不同时期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情怀。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书籍认识理解老挝文化与历史由来,从而促进中老两国的人文相亲、文明互鉴。华春玫在发言中表示,看到三本老挝图书的出版,感到惊喜与惊艳,书中蕴含大量历史知识,相信中国读者会在书中更加全面地认识老挝,加深对老挝以及老挝文化的了解。
老挝语翻译专家陆蕴联与在场来宾分享了翻译作品背后的故事。陆蕴联表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完成三部作品的翻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挝语专业发展史上的首次。翻译团队的老师们很重视和珍惜这次机会,不遗余力做好语言的桥梁,立志为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天津教育出版社黄沛社长与北京人天书店总经理施春生现场签订图书销售合同,将高效助推三本老挝经典著作的推广发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经典跨越国界 文明交流互鉴
互联网促进中国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
《宝藏家宴》新闻发布会启动 拓展文明互鉴新境界
巴西文学译者翁怡兰:要把文化、文明互鉴的桥梁搭起来
汉学家索罗宁忆星云大师:推动东西文明交流一直是他的理想
尼山观察丨传统文化要能解答青年人成长中的疑惑 中外嘉宾共话文明传承中的青年力量
人民艺起评:当中华遇见罗马
“文学交流能为两岸青年提供精神力量”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欲火重生的阿富汗文物承担着哪些重任? | 读书日签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