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雷:赋予陶笛多彩生命力
原标题:周子雷:赋予陶笛多彩生命力
周子雷
陶笛演奏家、制作家。实用新型中国陶笛专利权人。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院,出生于音乐之家,自幼伴着各种地方戏曲与音乐成长,代表作品有《千年风雅》《来自泥土的呼唤》《故土》《情笛》。
有生之年,周子雷希望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让陶笛普及得更快一些,让更多人认识它、触及它、喜欢它。“不仅仅是普及,我也希望更多专业机构的老师们、音乐演奏家们,比如说萨克斯演奏家、竹笛演奏家,这些专业人群来尝试陶笛,用他们的专业性与陶笛相互激发碰撞,给陶笛带来更多彩的生命力,赋予它更多能量。”
中国最早的陶土乐器可追溯至 7000多年前的陶埙,而中国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有近 6000 年历史的“陶哨”则是中国陶笛的鼻祖。西安半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哨”,湖北监利县出土的距今有 4000 年历史的单孔陶笛,湖北申遗陶笛春秋战国时期的“呜嘟”,宁夏申遗陶笛“泥哇呜”,各地的“泥哨”..这些中国历史上的陶笛,大都是以陶笛发出的声音命名。而到了近代,意大利人在以往陶笛的基础上改革研发成 10 孔潜艇式ocarina,后由日本人改革成 12 孔,至今在世界各地影响广泛。
大约在 2006 年,一位父亲的朋友拿着意大利陶笛找到周子雷,希望他能帮助做推广。彼时,周子雷正在北京钻研竹笛演奏,陶笛在中国内地还很鲜见。周子雷发现这种陶笛和中国历代陶土乐器很雷同,不过是按照现代西方管乐器的指法序列,但是这种陶笛音域十分受限,只有11度音,也正因为这样,意大利人的陶笛演奏传统都是重奏。于是,周子雷萌生了改良陶笛的想法。
改良必然涉及陶笛的制作。作为一位音乐人,周子雷对陶瓷烧制工艺一窍不通,为了把“陶”和“笛”整合,他花了5 年时间,先是什么都不干,跑到景德镇学习陶瓷烧制,从了解陶的性质开始,陶土、泥浆、搅拌、黏合、窑烧……土和水的比例、釉和瓷的关系,他从头开始学习海量的全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笛”融合在一起,从音准、音色、音域、指法序列、持笛者的舒适度各种方面做出数据化的定位。
经过不断的尝试,“子雷实用新型中国陶笛”诞生了。这种陶笛参考借鉴了中外历代陶土乐器的优点,其音域超三个八度,指法指序更加科学便捷,让陶笛更具表现力和实用性,给演奏和推广都带来了巨大便利。经过周子雷改研成功的实用新型中国陶笛获得了专利认证,而这种实用新型中国陶笛的诞生,也带动了陶笛近几年在中国的飞速发展。
目前,子雷实用新型中国陶笛全部采用纯手工制作,一支陶笛制作过程需要三十几道工序,主要有:石膏模具制作,灌浆,挖孔、挖哨、黏合、调音、素烧、熏烧……
Q-北京青年周刊
A-周子雷
把过去的积累都融在陶笛上
Q 和其他乐器相比,陶笛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呢?
A 劣势的话,和竹笛、箫、长笛等这些乐器相比,陶笛的专业性相对要弱一些。目前全国任何音乐院校都没有陶笛这个专业。但是它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件大众普及,非常容易上手的乐器。到现在为止,全国玩过陶笛的人得有上千万,每年小学里面的“音乐下课堂”活动,选择学习陶笛的孩子一茬又一茬,一年也得是几百万人。所以说陶笛在未来有着非常巨大的开发性。
Q 经过你的改良,“子雷新型实用中国陶笛”又有哪些优势呢?
A 陶笛的种类太多了,但是目前我的陶笛位于这个体系里塔尖的位置。我的陶笛音域是最宽的,指法指序是最科学的。
我最近研发了一款针对孩子普及教育用的“迷你笛”,因为孩子的手比较小,所以这款陶笛体积很小,五六岁的小朋友用7根手指就可以灵活演奏,随身携带很方便,属于标准的口袋乐器;音节排序也特别简单,一个挨着一个;同时音域特别宽,有 19 度音。以前小学里面需要四支、七支陶笛一块儿吹一首曲子,用我的陶笛一支就足够了。未来我们想做一些公益慈善,面向农民工子弟学校、孤儿院、边远山区学校等做陶笛公益普及。
Q 陶笛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 是我未来的事业方向。其实从 2006年第一次接触陶笛开始,我就把它作为了事业的方向。在此之前我做过很多音乐相关的工作,搞音乐创作,音乐统筹,编曲,刚来北京的时候也还参加过青歌赛,做过键盘手。因为专业是竹笛,从小又对中国传统戏曲、传统音乐耳濡目染,我一直都想把民乐和现代流行音乐整合做新民乐。陶笛出现之后,我把这些年脑子里的想法都融在陶笛上了,不仅仅是制作和改革创新,还包括这个乐器的演绎方向、曲风,把我从前积累的那些东西都融进来,包括小时候那些地方戏曲对我的影响,都融在陶笛音乐里了。
让更多人认识它、触及它、喜欢它
Q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陶笛的接受度如何?在普及推广陶笛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让你欣喜的故事?
A 故事太多了。这二十来年,我发现陶笛真的是童叟无欺、 老少皆宜的一样乐器,无论是 80 岁的长者,还是五六岁的小朋友,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陶笛。小朋友对轻快柔和的陶笛声没有抵抗力,到了一定年纪的成年人则更喜欢那种类似低沉的呜咽声,有些人看似瘦小,其实有一颗庞大的内心,就会被笛声中那种厚重的沧桑感吸引,男生和女生所喜欢的陶笛也会不同。
像我们“音乐下课堂”活动,孩子们有很多乐器可以选择,比如竹笛、口琴、竖笛等等,但是孩子们特别喜欢陶笛。一个是它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再加上和陶土有关的东西对孩子特别有吸引力,孩子们对于它就像对待一件漂亮的玩具一样,喜欢得不得了。而且它没有门槛,从吹响到吹出音符就几分钟时间,像体育老师吹哨子一样简单,音色柔和轻快,符合孩子的喜好,特别适合普及推广。
Q 作为一位陶笛演奏家和制作家,你最大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是什么?
A 先说成就感。首先“子雷实用新型中国陶笛”这样乐器留下来了。我有时候开玩笑说,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现在这个音乐体系没有了,但是这样乐器还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经 2700 多年过去了,但是那个年代就已经存在的乐器陶制笛子“呜嘟”现在还在延传,还有宁夏的陶制笛子“泥哇呜”,这些都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笛有千百种,“子雷实用新型中国陶笛”已经存在,是谁也抹杀不掉的,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豪的。
再说使命感。在未来的有生之年,我希望可以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让陶笛普及得更快一些,让更多人认识它、触及它、喜欢它。不仅仅是普及,我也希望更多专业机构的老师们、音乐演奏家们,比如说萨克斯演奏家、竹笛演奏家,这些专业人群来尝试陶笛,用他们的专业性与陶笛相互激发碰撞,给陶笛带来更多彩的生命力,赋予它更多能量。
文 康荦
编辑 韩哈哈
摄影 解飞
黄月:绘画是内心自由求变是永恒创新
李媛媛:非遗是通往审美的生命体验
王晓峰:营造社会氛围 讲好非遗故事
画廊周北京2023新势力单元策展人蒲英玮:青年,属于任何人的前缀
胡军:生命与使命
艺术家华庆:“花房”治愈的力量和生命的能量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2年6月15日 黄月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和平友谊”中俄线上音乐会4月28日直播,用艺术巩固两国友谊
雷佳音:我为周秉昆这个角色准备了38年……
周冬雨张子枫对比 同为新生代小花谁更有实力一些
张子枫和雷佳音好像 挑战父女档角色毫无违和感
周子瑜:从没这么无语过
雷佳音张子枫《天才基本法》今晚开播,演绎数学天才故事
梁永安:生命力是作者赋予作品叙事里的一种真气 | 文艺青年的101种活法No.39
张子枫雷佳音同台飙戏 双时空追梦
天才基本法正式开播 雷佳音张子枫张新成同台飙戏
雷佳全新单曲《山乡巨变》 唱响时代之歌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