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然逸韵——莫晓松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启幕

原标题:“灿然逸韵——莫晓松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启幕

4月26日,“灿然逸韵——莫晓松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启幕。展览展出了艺术家莫晓松近三十年不同时期的创作,有细微的工笔画,也有意象的水墨作品,还有重彩叠加的探索性的画作,它们力求以诗意的构想, 扩展艺术家对中西文化以及对水墨画情绪化的把握能力,传递内心的快乐体验,寻求艺术的自在之境。

莫晓松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道:“艺术表现如生命流水,要有瞬时变化之势。绘画,就是从指尖溢出的心性的冲动。触及继承传统之中国文化的根源意识,就能酝酿出有力度的创作。”

绘画在中国悠久的诗书画系统中千百年来逐渐汇聚生长,包含着历代文人墨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和传统以及更为宏大的时间观和空间观。所以,如何理解绘画这个概念,就是如何理解我们的绘画传统,而如何将自己对自然与传统的理解融入创作中,是当代画家需要不断思索的重要问题。

2019年《萧萧暮色》200×300cm 绢本设色

2019年《南国秋意浓》260cm×185cm 纸本重彩

2022年《寒蕴梅竹劲》175x185cm纸本墨色

莫晓松是一位拥有写意精神的人,他对作品质量精益求精,对完美孜孜以求,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日复一日的耐心深耕形成了独立的精神领域和艺术视角,在具有时代前瞻性的思维观照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尺度,也造就了属于他的艺术语境,刷新了中国画感知的视觉经验。莫晓松的创作很像植物生长,在不同的阶段会自然分叉,逐渐丰茂起来。莫晓松很早在工笔花鸟里摸索出一套自己作画的方式、方法,包括材料和语言,也包括有关将体验转换成画面的表达能力。接着,拓宽这套方法的覆盖范围,涉及不同的题材和材料。后来这套方法延伸到水墨和古希腊系列作品。莫晓松不断地在寻己思远中用自己的理解去营造一个想象中的画面世界,在这个画面世界中有着他对自然和东西方艺术的所有理解。

莫晓松作为一位新时代的画家,如何用体悟的绘画语言和方法展现心中的意境空间,如何用面对自然与东西方经典的姿态去表现心中的画面,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他的花鸟画强调绘画中的耐读性,巧妙地利用形象和墨色,营造出了充满浓厚诗意的氛围,使得形象在空间中都带着若隐若现的趣味,不停地感染着我们心中的那份悸动。我们就在这样的墨色挥洒中体会到作者想带给我们有关空间的转换与时间的流动,最终在追求完美的幻觉语境中感受到属于他的风雅与意蕴。

2023年 雅典感怀——断岸千尺 英雄无觅113x83cm(熟宣 水墨)

2023年 希腊陶瓶之变——人神同战113x76cm(熟宣 水墨 敦煌土 矿物质颜料)

2023年 希腊陶瓶之变——蛇的传说113x76cm(熟宣 水墨 敦煌土 矿物质颜料)

古希腊系列作品是莫晓松将西方经典形象在纸面上的水墨语言的转译与重构,所以在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古文明之间的相融与气象,也可以看到他要借古代文明表达现代的情韵和生动,是由一个文明高妙地对另外一个文明的表达。在古希腊系列作品创作中莫晓松碰到很多问题,但他只是用具有写意精神的方式来解决。使得观众在观赏时无须在意画面中可能对人物所设定的文化空间属性,可以更加自由地将自我“带入”充满情绪氛围的臆造空间中游观。这些希腊写生作品特别注重文化的时空意识在浪漫的想象中经营着画面美学的布局与空间转换,以自我内心的状态映射了对古希腊文化精神最深切的抒怀,于丰富的笔墨调性中表现了不可言说的神秘力量。

观展现场

观展现场

莫晓松试图创造一种源发自传统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的时空意识和画面语言秩序,凭借他敏锐的直觉和感官,尝试着去重新激活那个被层层叠叠的知识及社会生活沉淀物所掩盖起来的知觉世界,不断尝试着古人的绘画语言和经验,将个人化的观察方式、表达方法和绘画工具,注入不同的绘画题材中,构建自己的空间语境。在与传统与自然共时、共创、共融的存在关系中,用独立的感官去塑造和递进绘画的创新。

南都记者 黄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灿然逸韵——莫晓松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启幕
“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巡展亮相上海新美术馆
“一元复始”2023辽宁小幅油画作品展启幕
海派笔墨绽放荣宝斋 陈家泠咏梅作品展启幕
刘声道、刘阿本父子书画作品展启幕 持续至3月19日
“关晓彤 ”谭松韵 钟汉良
长三角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太仓市油画学会会员作品展在普陀区美术馆开幕
呼和浩特:“美丽青城 大黑河之韵”艺术作品展举行
“内蒙古印象”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深圳展出张振武花鸟画作品 静逸超脱 挥写真吾

网址: “灿然逸韵——莫晓松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启幕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8259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