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Z世代”青年交换安塞“文化名片” 为中国传统文化“国际画”添“延”色
原标题:多国“Z世代”青年交换安塞“文化名片” 为中国传统文化“国际画”添“延”色
3月30日上午,“Z世代”画像中国——工笔绘陕西网络互动活动来到最后一站——延安市安塞区文化艺术馆。多国“Z世代”青年了解安塞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学习安塞腰鼓、安塞剪纸等,在安塞文化走出国门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针扎艺术品 摄影 王旭萌
安塞区文化艺术馆拥有3200平方米的展馆面积,设有历史沿革、民间剪纸艺术、民间绘画、安塞民歌、安塞腰鼓、陕北说书和非遗保护七个展区,陈列各类历史和民间艺术展品1000余幅(件)。近年来,安塞区不断擦亮安塞剪纸、安塞民间绘画、安塞腰鼓、安塞民歌和陕北说书“五大文化招牌”,让海内外众多游客了解安塞文化、爱上安塞文化、传播安塞文化。2021年,安塞区文化艺术馆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馆”。
安塞腰鼓表演 摄影 王旭萌
在安塞腰鼓展区,“Z世代”青年们被安塞腰鼓表演者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表演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段振奋人心的表演。“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有几次很想要上前和他们一起打鼓,他们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了,通过他们的表演,我能感受到当地人的豪迈和奔放。”来自叙利亚的拉丁(Ali Zein Alabdin)说。
安塞腰鼓表演 摄影 余楠
安塞腰鼓是一种融合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形式的集体表演,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为了切身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Z世代”青年们换上传统服装,跟着老师学起了一招一式。“有些难,我觉得我的四肢不受控制,我看老师挺轻松的,但自己做起来很难。”来自罗马尼亚的安娜(Crivat Ana-Maria)表示。
多国“Z世代”青年们学习腰鼓 摄影 王旭萌
“我表演腰鼓已经二十多年了,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要是不会腰鼓,那多半不是我们安塞人。我们现在都让腰鼓进校园了,腰鼓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来自安塞区民间艺术培训中心的张老师说,要想打好腰鼓,需要猛劲、虎劲、狠劲,这样才能给观众呈现一场酣畅淋漓的腰鼓表演。
多国“Z世代”青年们与老师合影 摄影 王旭萌
如果说腰鼓展现了陕北人的豪迈,那么剪纸则体现出其细腻的一面。“你在这张纸上可以剪出任何你想要的形状。先把纸折起来,这样方便些。”民间艺术家孙阿姨为“Z世代”青年们耐心指导,同时向他们普及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知识。
多国“Z世代”青年们学习剪纸 摄影 王旭萌
来自泰国的“小猫”(Unwijit Suphaphon)举起自己的劳动成果,向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我终于剪好了,太难了,但是我做到了。剪纸真是太神奇了,很有趣也十分有意义,我喜欢剪纸。”“小猫”说。
“安塞剪纸的灵魂是自由的,没有固定的样子,只需要拿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尽情发挥。我今天剪的这个很简单,但是里面有我的创意,我想我会将它好好保存,纪念这次独特的剪纸体验。”来自韩国的金峻范(Kim Junbum)说。
剪纸作品 摄影 王旭萌
安塞腰鼓、安塞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走进了校园,还走出了国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色,向世界展示着独具特色的陕北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多国“Z世代”青年起笔陕西画中国
悦己消费与盲盒社交,Z世代的“广场舞”怎么跳?
网上鹊桥拉动相亲消费 “Z世代”偏爱云相亲、泛社交
“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显示 “出海”作品受海外“Z世代”读者喜爱
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揭晓 ,获奖创客聚焦传统文化
多国中华文化爱好者诵读儒家经典 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从“东坡热”看国际传播如何助力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今日消息|意公子担任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官
诗画合璧,意境万千——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今晚开播
FILA FUSION正式解锁蔡徐坤潮流主理人新身份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