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荐书 | 理想工作真的存在吗?
原标题:界面荐书 | 理想工作真的存在吗?
界面荐书
每周为您提供一份好书单
留言互动中随机选取读者 送出赠书
又到一年“金三银四”, 调研显示,春节后近三成的工作者选择跳槽。或许你即将毕业,正在家人建议的职业和自己的想法间举棋不定; 或许你努力工作了几年,却渐渐发现这份工作越来越不适合自己……
理想工作真的存在吗?如何在努力赚钱、追求理想、寻求稳定之间找到平衡?本期荐书带来《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等十本书籍,或许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
阿尔约沙·诺伊鲍尔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后浪
究竟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业,还是自己喜欢的?作者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指向了两个核心因素:能力与倾向,能力对应的是擅长,倾向对应的是喜欢。面对两个看似抽象的概念,作者娓娓道来,一一拆解,并按重要性和优先程度将其所含要点逐个分析排序。书的内容立足于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既有扎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又有自评问卷、行动建议等能立刻上手的实用工具,能够全方位提升读者的职场竞争力。
择业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一项功课,要想成功,既需要恰当的努力,也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希望在本书的帮助下,每位读者都能收获事业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工作的意义》
詹姆斯·苏兹曼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人类从何时开始工作的?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过哪些改变?人被当作生产力工具投入经济增长,又是怎样形成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他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表明虽然我们费尽心力通过工作寻找快乐的意义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的无限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经济学的引导。
苏兹曼认为,自动化技术的到来使我们再次处于历史上一个相似的变革时期。如果机器人代替人去做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该做些什么才能更有价值。他并不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种激进的观点,而是希望我们能够以“富足的原始社会祖先为借鉴,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义。
《“后工作”理论》
徐志伟 王行坤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西方学界关于“后工作”研究的16篇代表性成果。“后工作”理论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下异化劳动的弊端,萌生出的对未来文明的一种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工作机制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其他更多的人做无用功,并且强迫真正有益的劳动力从事最繁重的过度工作”,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源的巨大浪费,无益于个人发展和公共利益。
针对西方社会种种与工作有关的畸形现象——机器生产加剧劳动异化,人工智能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时长持续上升和工资相对停滞,全球范围内劳动力的竞争,跨国公司以转移生产线为威胁要求补贴和税收减免,对劳动的不正常狂热,将贫穷归根于懒惰的偏见,大规模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具有迷惑性的零工经济——本书对资本主义工作制度展开了批判,对理想的未来工作模式进行了畅想,呼吁以创造性的、自由的工作取代异化的、无意义的劳动。
《职场进阶的60个原则》
朱明星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智元微库
成为专家型人才,还是管理型人才?
接受犯错让下属干,还是撸起袖子亲自干?
从个人贡献者到领导者,如何把握好角色转变?
从普通职员、部门负责人,到百人团队领导者,本书作者一路披荆斩棘,总结了60条经验教训,复盘了从学生成长为成熟管理者的真实经历。
书中以常见的职场冲突为场景,结合心理学原理,原生态地还原了从职场新人成长为管理者所要掌握的一整套规则,并给出了一个个具体的方法
《第一次看见灿烂的时刻》
周宏翔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博集天卷
上海广告行业的传奇人物——奥斯德的首席创意总监林安娜本打算安然退休,却在辞职当天突遇生活变故。屋漏偏逢连夜雨,想要重返职场的她,却被告知公司已无她的位置。更让她困惑不解的是,此时的她不得不与自己的后辈——90后的吴悠竞争同一职位。
吴悠,沪漂七年,广告行业的新星翘楚,看似风光无限,却时常受到顶头上司的压制。在被上司窃取广告创意并冒名领奖后,她毅然决然地辞职,转战奥斯德。
两代职场女性,狭路相逢。历经波折,披荆斩棘,从对立到和解,直到她们决定一同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在北京送快递》
胡安焉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浦睿文化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不公平优势》
阿什·阿里 哈桑·库巴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图灵新知
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要实现目标、获得成功,往往要先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有些优势是我们未曾意识到自己本就拥有的,有些优势是我们明确知道自己尚未具备的,但是怎样的优势组合才是真正有效的?本书提出了不公平优势的概念与由5种不公平优势构成的MILES模型,并结合大量案例,介绍了如何利用自己的不公平优势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同时,作为成功的创业者,两位作者还非常贴心地提供了快速创业入门指南。
《她职场》
邱玉梅 刘筱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者用两年多的时间,采访了上百位各行各业的女性,她们中既有职场小白,也有企业高管。两位作者通过对大量女性的近距离观察,总结出了可以帮助职场女性获得更好发展的职场经验、感悟和心得,为她们指点迷津。希望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抓住“她时代”赋予女性的红利,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类拔萃》
罗伯特·格林 著
九州出版社 | 后浪
本书为畅销书《权力的48条法则》的作者罗伯特•格林的又一力作,通过分析生物学家达尔文、画家达•芬奇、音乐大师莫扎特、发明家爱迪生、科学家爱因斯坦等16位历史上的大师的生平,并采访包括神经学家拉马钱德兰和工业设计师坦普•葛兰汀在内的9位当代大师,揭示了使他们成功的特质和普遍因素。
他们中有的天赋异禀,有的资质平平;有的出身富裕家庭,有的在穷人区长大。为什么这些天赋、出身和所处时代都差异巨大的大师们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到出类拔萃?这是因为他们都遵循了相似的人生道路: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并深耕其中,最终达到精通。
作者萃取了这些古今大师们的智慧精华,并将之转化为普通人也能用的37项策略,帮助读者在面对择业等重要人生选择时,不仅有方向、不迷茫,还能释放内心的激情,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进而更好地掌握现实及自我,实现理想人生。
《职场的逻辑》
格总 著
天地出版社
本书是公众号“格总在人间”的首部作品,它从工作态度、思维方式、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几个方面告诉大学生和职场中的年轻人,职场是怎么一回事。
它用“过来人的经验”为年轻人讲述职场的基本规律和底层逻辑,并讨论了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如怎么找工作、怎么决定最优选、职场沟通、应对挑战、向上管理等,给你提供一套普通人如何规划上升路径、如何实现升职加薪、如何实现职场逆袭的实用方法论。
此外,本书还特别针对当下心理问题逐渐年轻化的态势,就如何提高个人的职场抗压性和抗挫力给予有效建议,从而让每个年轻人在面对职场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更坚韧。
互动问题:
你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上期留言入选读者:
三明治杀手小何;阿華仔~;颜Fun
(已留言回复)
本期编辑/ Vie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界面荐书 | 理想工作真的存在吗?
界面荐书 | 为什么我们爱过情人节?
界面荐书 | 《狂飙》收官,还有哪些“强欣剂”?
“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是谁?真的存在吗?您还真别不信
“新华荐书”第十六、十七期推荐图书发布
视频荐书|《不原谅也没关系》
视频荐书|《如何阅读西方经典》
封面评论 | 读书博主走红,快餐式荐书无益于严肃阅读
视频荐书|《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业余书法家贾平凹荣获艺术最高奖,中书协中美协还有必要存在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