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老底子的“夜市”是什么样的?丨闵行情

我们所经历的
正在成为过去
我们所留下的
是这一方水土和文明存在过的痕迹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三十一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诵读《俗门俗事》。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最是烟火处(节选)》。
夜市,有着一座城最烟火气的一面,也最能撩拨人心,就像人们平淡生活中的一颗糖,逐渐成为大家都在寻找的放松方式。而其实很早之前,闵行就有大规模的庙会、集市,它们就如现在的“夜市”一般,是一个神奇的“调味剂”,每次举办就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
从祭祀庙神到城乡物资交流会
据记载,民国时期就有“庙会”的风俗,大家祭祀庙神,后来演变为以物资交流、娱乐为主的民间盛会。
龙华庙会规模最大,形成于明末,以龙华庙神祭祀的三月初三为期,后衍为三月半,为沪上一大盛事。兴盛时期,曾经每日不下3万余人。
原上海县各乡集镇,也都有地方性的庙会,每年定期举行。庙会期间,店摊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种木器家具、大小农具、南北货、洋广百货、棉布鞋帽以及各种饭菜、点心应有尽有。

旧时,人们参加龙华庙会(资料图片)
1926年《申报》记载,颛桥镇重阳市场开幕,各商家悬旗挂彩,客商行贾都来设摊,人海人山,约2万余人,还设有京剧场、各种游艺项目。
庙会期间,市区群众踏青、烧香、赶集,附近农民穿新衣、看戏购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种庙会,既有促进物资交流,满足城乡人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的选购和产销见面,减少中间剥削等积极作用,但也有开禁烟赌以及迷信活动等消极因素。
解放以后,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活跃城乡交流,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1952年成立城乡物资交流办公室。利用传统的“庙会”加以整顿、保留、发扬积极因素,杜绝消除消极因素。使旧的“庙会”,改造成为城乡物资交流会的新形式。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十一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诵读《俗门俗事》。“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习也”,大抵意为地方流行的生活习惯。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系列丛书“民艺乡俗”辑中的一册,主要针对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内容进行叙述,以四季为时间线,带读者感受闵行传统民俗文化的移风易俗。
2025年11月起,第三十一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 八8班 桂梓
编辑:陈依婷
初审:方佳璐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
相关知识
闵行老底子的“夜市”是什么样的?丨闵行情
百年前,位于闵行的这家书馆盛极一时……丨闵行情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内,曾有一家“学子书店”,缘起……丨闵行情
黄浦江上航行最早的轮船公司,就在闵行……丨闵行情
这条朱行老街,藏着几代人的故事和情怀……丨闵行情
闵行镇又叫“米行镇”,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丨闵行情
再见,九星丨闵行情
在这里,来一场邂逅丨闵行情
上海第一家沪剧沙龙,发起人是闵行的他丨闵行情
这个重要部门曾设驻闵行,历经明、清二代……丨闵行情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14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43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698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50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565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61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65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98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977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