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咏世界,乐通东西!马晓辉二胡交响音乐会奏响文明交融之音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17日报道:一柄弓、两根弦,在二胡演奏家马晓辉的指尖流淌出动人的旋律,与交响乐一起织就一幅文明交融的锦绣音画。11月16日,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马晓辉专项基金主办、上海民族乐团协办,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艺联指导的马晓辉二胡交响音乐会《弦咏世界》在上海音乐厅上演,马晓辉与张亮执棒的上海爱乐乐团同台演奏,让现场观众在音乐中暂别尘嚣,沉浸在东西方音韵浑然一体的广阔音乐世界中。

这是马晓辉艺术生涯的又一次大胆挑战——一晚连演8首协奏曲,曲目量大、技术难度高,对演奏者的体力、脑力与艺术表现力构成极致考验。而这8首作品中,4首皆由马晓辉亲自编创,既彰显了她作为演奏家的深厚功底,更印证了其作为创作者的创新实力。从艺以来,马晓辉已创作、改编并首演作品100余首,始终以多元表达拓展二胡的艺术边界。

“二胡的两根弦里,藏着连接世界的密码。”带着这份信念,马晓辉携二胡走过近百个国家,以1000余场“二胡与世界握手”“一把二胡行天下”系列专场音乐会,让这一中国民族乐器亮相德国石荷州国际艺术节、芬兰国际音乐节,登上美国卡内基独奏厅、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等世界顶级舞台,也让她收获“丝路公主”“东方天使”的美誉。今年10月出版的《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马晓辉访谈录》,更系统梳理了她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艺术历程。

此次《弦咏世界》音乐会的8部作品,既是传统民乐的创新表达,也是中西元素的深度融合,更不乏世界首演的原创佳作。上半场,《命运—〈江河水〉》《引子、吟唱与快板》《天山牧羊女》三首杨立青专为马晓辉量身打造的作品接连登场。其中《命运—〈江河水〉》取材于东北民间乐曲,既保留了民间音乐的悲怆底色,更融入道家“不屈重生”的生命哲思。自1990年马晓辉与中国交响乐团首演后,这首作品便成为她将二胡推向国际舞台的里程碑。“《江河水》不只是悲叹,更是对生命力量的赞颂。”马晓辉坦言,希望通过演奏传递困境中坚守的勇气。而谭盾创作的《卧虎藏龙》(第一、第六乐章)更是引发全场共鸣,二胡与交响乐默契配合,再现了电影中刀光剑影与侠骨柔情的经典意境,复刻了当年马晓辉二胡与马友友大提琴的跨乐种对话魅力。

从演奏者到创作者的蜕变,马晓辉始终以新鲜、时尚的语言解锁二胡的多元魅力。音乐会下半场,她带来多首自编创作品:处女作《琴韵》是为恩师王乙教授所赠“小中胡”而作,古朴深情的旋律中融入琵琶、古筝技法与印象派音色,琴声、哼鸣与泛音交织,既藏着对恩师的感恩,更探索了二胡的音色边界;压轴登场的同名新作《弦咏世界》,则让二胡与管弦乐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阿炳《二泉映月》的清辉、《月亮河》的烂漫、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华尔兹圆舞曲》的激情在此交融,“如三幅音画,让东西方音乐灵魂在心弦上共鸣。”马晓辉如是说。

相关知识

走进联合国总部,马晓辉奏响《卧虎藏龙》主题曲
瓷器二胡和传统二胡有什么不一样?听演奏家马晓辉说
一把二胡行天下,马晓辉:二胡是有声的书法、有声的画笔
她用二胡让世界感知中国文化魅力
“名家面对面”首场来袭!在徐家汇书院零距离欣赏二胡艺术
城市副中心生态文明主题音乐会在大运河畔奏响
当二胡独奏配上西洋管弦 “九棵树”以当代“乐剧”重释“文明”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复兴》民族交响音乐会奏响“国乐之春”
第四届同心耀中华交响音乐会举办 拔萃女乐 乐动深港
“中俄之夜 金钟之音”2024新年音乐会1月3日晚长沙上演

网址: 弦咏世界,乐通东西!马晓辉二胡交响音乐会奏响文明交融之音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4599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