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走进校园 以文学对话点亮青春

11月5日下午,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核心活动——“茅盾文学奖得主进校园”在崇州市崇庆中学的齐贤堂拉开帷幕。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携经典作品《历史的天空》,以“我的文学梦”为主题,与该校师生展开近两小时的深度文学对话,现场近千名师生共同见证这场文学盛宴。

在主题分享环节,徐贵祥以自身创作经历为切入点,结合《历史的天空》《仰角》等经典作品,向师生拆解文学创作的“底层逻辑”。“文学不是历史的‘复印件’,而是要从时代洪流中抓取个体的命运轨迹。”他以《历史的天空》中“梁大牙”这一角色为例,详解如何塑造“有缺点却有血性”的英雄形象,提出“文学要以人性烛照历史”的创作观点。

谈及从军营战士到文学大家的成长历程,徐贵祥特别强调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每一本好书都是一把钥匙,能为青少年打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他鼓励学生们养成“读经典、悟经典”的习惯,在阅读中积累创作素材,构建个人的文学认知体系。

“文学应该歌颂苦难还是超越苦难?”“面对创作瓶颈该如何突破?”互动环节成为活动高潮,崇庆中学7名高二学生接连抛出直击文学创作核心的问题,徐贵祥结合自身30年创作经验,逐一给出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解答。

针对“苦难书写”的疑问,他提出“文学要超越苦难见精神”,强调作家需以悲悯之心观察生活;谈及创作瓶颈,他分享“晨间写作30年”的习惯,直言“规律比灵感更可靠”;在多人物叙事技巧上,他总结“主线贯穿、细节立骨”的方法,建议学生从“绘制人物关系图谱”入手练习;关于好作品的标准,他明确“思想深度、艺术高度、情感温度缺一不可”。现场学生认真记录,不少人表示“这些干货让自己对文学创作有了新认知”。

“看到孩子们眼中的文学光芒,就知道这种传承有了新的力量。”徐贵祥在活动结束时这样表示。此次崇庆中学的文学对话,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文学大家,更让天府文脉在互动中得以传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粟新林 供图 主办方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奕然 审核 单正华

相关知识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走进校园 以文学对话点亮青春
茅奖作家徐贵祥新作《老街书楼》在京首发
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将再回茅盾先生故里桐乡乌镇举行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北上》分享会在青城阅立方举办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对话网文作者:文学不存在孰轻孰重
关于青春与文学的N个答案
“茅奖”得主梁晓声走进“文学之乡”益阳清溪村
文学星光点亮春城!首届“春京西文学季”启幕
与学术大咖面对面,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来广州开讲啦
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中国新时代文学如何更好“出海”

网址: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走进校园 以文学对话点亮青春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4316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