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发现新题材,上话2026演出季发布

著名导演陈薪伊坐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厅内,话剧《商鞅》30年的演出历史不断铺开。明年9月12日,这部上话扛鼎之作的三十周年纪念演出将上演。11月5日下午发布的2026演出季,一批原创新作与包括《商鞅》在内的经典剧目引人关注。

2025年,上话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年创作剧目共41部,其中新创剧目12部、复排剧目29部,演出总场次预计达到722余场。明年,上海的戏剧力量也将走向全国,“玉兰绽香”演出季精选五部作品进京,再度打开这扇海派戏剧艺术之窗。

新作展原创力量

2026演出季以“乘之愈往,识之愈真”为主题,六大剧目率先亮相——《姐姐妹妹站起来》《清明上河图密码之作绝》《莫扎特传》《第九次延期审判》《我们成为的她》《虫虫的仓鼠》。

这些剧目题材丰富、视角多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携手香港艺术节打造的舞台剧《姐姐妹妹站起来》改编自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吕西斯特拉忒》,是少见的古希腊喜剧题材,以风趣手法表达严肃主题。

继《清明上河图密码》今年完成50场巡演,在全国范围内成为话剧爆款后,系列第二部作品《清明上河图密码之作绝》也将登场。作品根据原著第四部进行创作,不屑世俗、自在逍遥的“作绝”张用登场,聚焦艮岳案与飞楼案展现古代工匠的精巧技艺与风骨,借奇案撕开盛世繁华下的家国危机。

“用新视角发现新题材,这是上话一贯坚持的艺术准则。”上话总经理张惠庆表示。95后编导担任主创的《第九次延期审判》根据京沪首例宠物中毒刑事公诉案改编,《我们成为的她》献给生活中平凡且独立的女性,《虫虫的仓鼠》则秉持童心,传递出关于爱、记忆与生命教育的深刻主题。

勾勒海派话剧的多元面貌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在演出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陈薪伊透露,她已经在思考如何对《商鞅》进行再打磨。1996年9月12日,这部大型历史话剧在上海首演,汇聚上话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捧出了一部具有鲜活历史和生命力的作品。《商鞅》以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商鞅为主角,艺术地再现了他波澜壮阔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这部作品的历程和上话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杨绍林认为,《商鞅》能演出30年的根本,在于其既反映时代,也揭示人性。

《商鞅》也是赴京演出季“玉兰绽香”的作品之一。“上海话剧进京学习、演出交流历史悠久。”上话艺术总监喻荣军说。上话的前身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曾多次携剧目进京演出,早在1956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初开的花朵》就进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激流勇进》《陈毅市长》赴京演出。1993年至2004年,上话多部作品进京演出,备受北京戏剧界和观众关注,一度成为京沪两地戏剧交流的美谈,上话“玉兰绽香”演出季这个品牌,也由此在2013年诞生并延续。

届时,《商鞅》、英国新生代剧作家露西·柯克伍德代表作《苍穹》,根据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舞台剧《长恨歌》(上海话版),阿瑟·米勒巅峰之作、经典话剧《推销员之死》,中文版屡获殊荣的百老汇热门喜剧《事实的有效期》将让北京观众感受到海派话剧的多元面貌。

相关知识

新视角发现新题材,上话2026演出季发布
在舞台上观《千里江山图》 上话2024演出季正式发布
上话“玉兰绽香”演出季:《觉醒年代》等8部剧目在京演出
北京交响乐团2025—2026 新乐季焕新启幕
上海音乐学院发布2024学科建设成果展演季暨上音歌剧院春季演出季
天桥艺术中心发布2024演出计划,超百部剧目轮番上新
京演集团开启五月演出季,现实题材音乐剧《理想之城》备受关注
上海城市剧院演出季上新,将推出上海话版《长恨歌》
星期广播音乐会发布新演出季,致敬三位浪漫主义时期的大师
“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中国戏”为何成为青年人的时尚?

网址: 新视角发现新题材,上话2026演出季发布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4308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