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一代头领王伦到底错在哪里,他的结局是否可以避免

王伦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作为一个土匪头子,讲求的就是谁拳头大,谁有实力,谁就能当老大。这其中并没有太多的仁义道德可言。在王伦当上老大的时候,任何加入梁山的兄弟都必须交出投名状,这不是王伦故意为难林冲,而是他设定的规矩,是他在掌权时定下的规矩。王伦无法预料的是,林冲杀了他,实际上也是向晁盖交了一次投名状,用王伦的头颅表达了他加入晁盖团队的决心。

王伦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能力不足,无法驾驭这个土匪窝。晁盖的夺位,就是典型的黑吃黑。如果晁盖最后不死,他的结局可能也会和王伦一样,宋江甚至可能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他,可能方法上会更文明一些。王伦明白自己没有足够的本事,所以他对自己的位置感到不安,害怕自己失去领导地位。因此,他拒绝了所有可能威胁到他权力的人加入梁山。 对于土匪来说,遵从强者是必然的事情。一个强者要么有着超群的战斗力,要么有极高的威望,或者在江湖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大家都公认他是大哥。比如晁盖,尽管他在能力上不如宋江,但他能成为寨主,正是因为他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而王伦则没有这些优势,作为土匪头子,他无法服众,这就意味着随时可能面临死亡。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即便没有林冲,也会有像王冲、李冲这样的人对他构成威胁。作为土匪头子,除了要面临来自官府的打压,还有来自自己内部的威胁。这个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随时可能被推翻。因此,对于王伦来说,他必须在萌芽阶段就消除所有潜在的内部威胁。从这个角度看,王伦拒绝林冲加入梁山的做法虽然有些粗暴,但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土匪头子要么特别能打,要么特别有谋略,要么能团结人心,至少要具备其中一项,而王伦一点也不具备这些。最终,王伦的结局也是注定的。

王伦拒绝林冲加入梁山从某种程度上是明智的,因为他已经意识到林冲是一个无法驾驭的危险人物。让林冲高升也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问题出在他一开始的拒绝和后来的同意,这使得林冲彻底对他产生敌意。至于杜迁、宋万、朱贵等人希望林冲留下,这很正常,毕竟他们都不是老大。然而,这也反映了王伦对梁山的控制力非常低,做不到一言九鼎。王伦经营梁山的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类似武大郎开店的做法——绝对不容忍任何强势人物出现。作为梁山的老大,王伦完全没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队伍,也没有办法压住场面,因此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愿。最终,他不能压制住林冲,结果被杀害时,竟然没有一个心腹为他出头(虽然他在临终时喊过一句我的心腹)。一个老大沦落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太悲哀了。 王伦不愿意招揽人才,因为他害怕内部出现问题,但这反而让外部的压力愈加剧烈,导致梁山随时可能被剿灭。在当时,梁山四周的敌人环伺,而王伦却拒绝让梁山做大做强,这无疑是在等待死亡。他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在王伦看来,稳定比发展更重要,安全比强大更值得追求。每个人的选择都基于自己对局势的理解,而看似最安全的做法却最终导致了悲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是王伦,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对于这种地位的人来说,要么永远当老大,要么被杀,根本不可能全身而退。这就是黑社会的丛林法则,生死之间的博弈,王伦被杀掉是强盗逻辑下的必然结局。

人生中没有绝对的规则,也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有时候退一步未必能看到光明的未来,反而可能是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而进一步,也不一定能够成为人生赢家,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进退之间,哪有那么容易?这正是丛林法则的必然结果。

相关知识

《水浒传》第一代头领王伦到底错在哪里,他的结局是否可以避免
王伦若未死,在《水浒传》中排名情况如何?仅两人知晓答案
水浒传里,王伦的选择,错了吗
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明明可以自己当寨主,为何非让给新来的晁盖?
如果王伦不死,他在《水浒传》中可排第几?答案掌握在两个人手里
为什么《水浒传》里,梁山没有从喽啰提拔成头领的案例?
《水浒传》焦挺可以随手打倒李逵,为什么在头领中排在九十多名?
原创《水浒传》中公孙胜的结局如何?他有没有参加梁山征讨方腊之战?
葛荟婕爆出和汪峰离婚真相,因为无法满足汪峰,她到底错在哪里?
水浒传中,如果林冲不杀王伦,晁盖会不会杀王伦?答案很明显

网址: 《水浒传》第一代头领王伦到底错在哪里,他的结局是否可以避免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4242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