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打造“唐诗之都”沉浸式体验矩阵
央广网西安11月1日消息(记者刘昱 实习记者杨雯欣)作为西安“唐诗之都”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曲江新区以唐诗为脉络,深度激活三大地标的文化表达。在大唐不夜城,“雕塑+演艺+互动”构成了完整的唐诗叙事链。“大唐群英谱”雕塑群再现诗人雅集盛况,《华灯太白》《诗书百晓生》等行为艺术让李白、杜甫从课本中“走”出,成为街区可互动的文化向导。此外,“诗意长安”灯光装置、融合唐诗意境的特色酒品与美食,构建出“一步一诗”的沉浸式消费闭环。
近日,“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主题采访活动在曲江新区举行。记者实地走访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核心文旅项目,探访曲江新区如何通过演艺活化、科技赋能与场景再造,推动唐诗文化从文字走向生活,系统构建“可看、可听、可触、可参与”的唐诗沉浸式文化体验体系。

大唐不夜城演艺互动(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杨雯欣 摄)
科技为唐诗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曲江飞行剧院,观众可体验“翱翔于天,对诗于云”的独特感受。市民刘女士观演后赞叹:“巨幕上朱雀大街车水马龙,与李白隔空对诗,仿佛秒回盛唐,沉浸感非常震撼!”剧院运营总监马振兴介绍,剧院运用180度球幕投影、全息影像与动感座椅等国际领先技术,打造《长安之上》主题影片,带观众飞越历史场景,实现“独览一整座诗城”的独特体验。
大唐芙蓉园则化身“行走的唐诗博物馆”。标志性景点“唐诗峡”将经典诗句镌刻于天然岩壁,实现“诗景一体”。园区通过《舟上诗画》《长安诗会》等互动演出与《鼓》宫廷燕乐非遗表演,推动唐诗从静态“观览”转向动态“参与”,让诗韵在互动中自然流淌。

大唐芙蓉园“唐诗峡”(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杨雯欣 摄)

大唐芙蓉园“唐诗峡”(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杨雯欣 摄)
唐城墙遗址公园则以“诗歌+生态+生活”为理念,打造出绵延4.2公里的“唐诗长廊”。园内不仅设有诗词雕塑、吟诗坛、唐诗迷宫等互动设施,更通过“诗意风雅集”社区诗会等活动,推动唐诗融入市民日常,成为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

唐城墙遗址公园“唐诗长廊”(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杨雯欣 摄)

唐城墙遗址公园社区诗会(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杨雯欣 摄)
面向未来,曲江新区将持续推进唐诗IP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书宇表示,将围绕“活化利用、场景串联、文旅融合”三大方向,持续推出沉浸式演艺、打造“唐诗之路”主题游线,并开发唐诗主题餐饮、旅拍与文创产品,构建体验式消费新场景。
值得期待的是,2026年“长安灯会”已启动策划,将围绕“唐诗”“文物”“非遗”三大主题,营造“一步、一诗、一景”的节庆氛围,打造辐射全国的文化盛事。
依托深厚的唐诗底蕴与持续的创新实践,曲江新区正将“唐诗之都”从文化概念落地为可感知、可共鸣的城市文化品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探索出一条“诗意的路径”。
相关知识
西安曲江:打造“唐诗之都”沉浸式体验矩阵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陕西西安:依托“唐诗文化IP”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台湾学生访“湖笔之都” 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共赏中秋唐韵 西安沉浸式文旅体验“上新”
群策群力打造西安“演艺之都”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
西安终南山古楼观景区开启沉浸式文化之旅
三体沉浸式艺术展在蓉开展,“科幻之都”再添新名片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文化体验再升级
“乘高铁赏长安 跟着唐诗去秋游”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8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31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60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5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93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53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73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902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87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