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轻喜剧《会发光的朋友》 :非遗山歌点亮当代心灵

当柳州山歌的悠扬旋律撞上电音的动感节拍,当螺蛳壳的奇幻迷境包裹着真切的友谊故事,由黄彦卓编剧、导演,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州彩调为创作基底的山歌轻喜剧《会发光的朋友》,在北京亦花园剧场开启了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对话。该剧已完成百场巡演,今年9月还作为在日本举办的第29届中日韩戏剧节开幕剧目亮相国际舞台,如今在北京演艺新空间的沉浸式舞台上继续点亮文化传承与人际温暖的双重光芒。

山歌轻喜剧《会发光的朋友》剧照

曾编剧并执导《奋不顾身的爱情》《说走就走的旅行》等常演不衰剧目的黄彦卓导演,延续其细腻入微的叙事功力,探讨更贴近当下的“友谊与陪伴”主题。剧中“尖尖乐队”的五位年轻人意外闯入异度空间的冒险设定,看似充满奇幻色彩,实则是对现代人际关系的精妙隐喻——初入幻境时的矛盾隔阂,恰似都市人在社交中的疏离与防备;共同破解谜题时的扶持担当,才是友谊最本真的模样。

黄彦卓并未简单复刻传统山歌对唱模式,而是联合音乐制作人吉鹏进行大胆实验:《多谢了》《山歌如火出胸膛》等经典曲目被注入电音;说唱与爵士、非遗彩调与现代编曲,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演出还将情感的表达藏在轻喜剧的肌理之中,让观众在笑声中自然接纳角色的成长。陈莹等能唱会跳还擅长乐器演奏的多才多艺的演员们,以穿透力极强的山歌唱腔和激情四射的演奏,更是让这份友谊的力量在音乐中更具感染力。

山歌轻喜剧《会发光的朋友》剧照

作为大兴区首个演艺新空间,亦花园剧场具有“沉浸+互动”特质,演员可以自由穿梭于观众席间,观众也从被动观赏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剧中“山歌对战”时的即兴合唱、灯光互动时的集体配合,演员“扔绣球”时的观众互动,每个在场观众都可以成为剧情的共建者。这种设计精准捕捉了当代观众的参与渴望,尤其贴合年轻群体的观演习惯。

当柳州山歌混着原创歌曲在剧场唱响,代表刘三姐自由洒脱的意象随剧情铺展,以白莲洞文明的历史底蕴作为背景铺垫,绣球互动成为观演连接的纽带,甚至螺蛳粉的气息都成了文化符号,《会发光的朋友》将非遗文化和柳州文化都赋予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激活地域文化传播的火种。

作为一部好听好看的原创作品,《会发光的朋友》在人物塑造和剧情设计上还有可以深入挖掘和提升完善的空间;白莲洞文化等元素若能更紧密地融入角色成长线,而非仅作为背景铺垫,也会使文化表达更具深度。但这束从柳州山歌里升起的光已经证明,动人的戏剧,永远是那些扎根土壤、照见人心的故事;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会发光的朋友”——既照亮他人的生命,也温暖自己的灵魂。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润

相关知识

湖南靖州四乡山歌 耳朵里的“魅力非遗”
【青眼看非遗】德化山歌:山村里的音乐记忆
“太仓老底子 双凤老山歌”重阳音乐鉴赏会精彩上演
山歌进校园 传承有新声
客家山歌首次音乐剧场《喊山》走进星海,专访山歌传承保护人
传唱“几天几夜都唱不完”的山歌
畲族山歌传承人的幸福和烦恼
苏州吴江芦墟山歌:一曲婉转天籁 歌尽汾湖风情
一曲白茆山歌,唱响人文经济学的“常熟韵味”
山歌迪:这孩子真是山歌中的钻石级选手

网址: 山歌轻喜剧《会发光的朋友》 :非遗山歌点亮当代心灵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957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