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养生重在温补阳气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田晓航、帅才)23日将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气温将进一步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养生防病重在藏阳护阴,温补阳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提到:“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医师唐旭东说,霜降时节天气渐寒,始降霜雪,万物收藏,此时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护的重点宜顺应自然转向内在积蓄。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属土,应以淡补为原则、补血气以养护脾胃。”唐旭东说,可选用牛肉、羊肉、鸡肉等温热性食材搭配生姜、红枣等提升阳气,还可用紫苏、山药、桂圆等温补脾胃的食材煲汤或煮粥食用;应对“秋燥”可选雪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之品。
起居也需格外注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病科主治医师李蕊白说,霜降节气昼夜温差较大,应及时添衣,特别是做好脚部和胃部保暖;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可以热水泡脚以缓解疲劳;可通过郊游、登山、赏菊等活动舒缓心情,但不宜过度劳累、大汗淋漓。
“霜降时节还可采用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应对常见健康问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徐寅举例,艾灸关元、足三里、肺俞等穴位能温通经络、扶助阳气;对于“秋燥”引起的咽干、皮肤干痒,可按揉列缺、照海等穴位以缓解不适;用艾叶、红花等药材煮水泡脚,还可促进气血循环,祛除寒湿。
(责编:邢郑、孙娜)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小雪时节宜“冬藏” 温补防寒养正气
霜降:秋已向晚,平补御寒
黄埔香江砺剑冬夏令营: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霜降时节注意这些健康提示
小满时节湿热盛 养生“有度”别太“满”
霜降开启江西人的秋冬养生模式 用《霸王别姬》
清明时节雨纷纷,养生重在“清”与“明”
霜降过后调养脾胃
惊蛰时节暖意生 调肝养肝护阳气
春寒渐退 清粥小菜话养生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269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8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44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7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6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81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6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