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琴教授在《视野》杂志第七届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王老吉润喉糖杯”
《视野》杂志第七届全国主题征文大赛
颁奖典礼致辞
张晓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首先,我要祝贺《视野》杂志第七届全国主题征文大赛成功举办!今天,来到这里非常荣幸,与此同时,也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触——兰州大学是我的母校。我不禁回想起在母校求学时的一次经历。有一次,与朋友从积石堂出来,她突然指着一位身形颀长的老师,对我说:“你看,包老师!”她的声音很小,但仍然能清晰地感受到激动。事实上,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包国宪老师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传奇人物。不是因为他身形高大,而是因为他是管理学领域的一流学者,是深受我们学生尊敬与崇仰的老师。
关于本届《视野》全国征文大赛,我认为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点:
第一,宽广。作为一份兰州大学主办的杂志,《视野》杂志有着宽广的视野。兰州大学虽然地处内陆,却一直有着向外看的目光与宽广视野的追求。这视野是文学的视野,也是文化的视野与学术的视野。此次主题征文大赛面向全国,亦有香港同学参与,体现出一种宽广的姿态。
第二,原创。在这样一个生成式AI盛行的时代,我们人类的原创性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此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原创性非常强。之前和《视野》杂志社的编辑人员有过交流,他们说这次大赛的获奖作品,原创性是经由作者本人和大赛组委会确认过的。我阅读的时候发现确实如此,获奖作品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内容和想象都呈现出青年作者独有的文学想象力,这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
第三,发现。《视野》杂志没有把征文大赛办成本土的,或西北的大赛,而是全国的征文大赛,是想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好的文学作品。对于很多人来说,获得《视野》杂志的奖项,即便是优秀奖,也是一种极大的鼓舞,甚至可能促使他们将文学当作毕生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其意义不仅在评奖本身。
最后,我相信《视野》杂志将持续保持其宽广的视野,在全国文学的广袤大地中,发现好的文学作品,发现有才华和潜质的文学新人。
谢谢大家!
相关知识
张晓琴教授在《视野》杂志第七届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视野》求解“永恒之问”
《只手摘星斗》获第七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
“文学之桥连五洲”全球华侨华人青少年征文大赛颁奖
“文学之桥连五洲”全球华侨华人青少年征文大赛颁奖活动举办
把北斗导航写进网文,《只手摘星斗》获第七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
阅文第八届现实题材网文征文大赛落幕,《一路奔北》获特等奖
近5万部作品书写时代生活,第八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落幕
把卫星导航写进网文,新手作者摘现实题材征文大赛特等奖
“阅见非遗”首届征文大赛带来6万部非遗题材作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6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24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8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4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6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6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7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5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