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刘华杰“AI时代趣味博物学”系列作品出版

日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界领军人物刘华杰新作“AI时代趣味博物学”系列三书,即《雀瓮》《斯卡布罗集市上的植物》《舍象与秋水变焦》,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发行。此系列著作以哲学视角回应科技时代的人文需求,通过博物学重建人与自然的诗意联结。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刘华杰以其哲学背景和跨学科的博物视野,提出在技术主导的时代更需唤醒人类的“博物智能”(NHI)。他认为,博物学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智慧。“AI时代趣味博物学”系列作品正是他近年来对这一理念的深入探索和生动实践。

《雀瓮》讲的是昆虫的故事,书名就指一种鳞翅目昆虫。作者想通过举例,示范他所倡导之“博物生存”的有趣性和满足感:人类个体与虫子互动,能让普通生活变得更有滋味。《斯卡布罗集市上的植物》说的主要是植物,是作者最喜欢的主题。此研究沟通了自然文学研究、诗学、博物学文化、生态学批评多个领域。《舍象与秋水变焦》说的是科学与博物学方法,颇有新意。“舍象”是作者复活的一个古老概念,“变焦”则是作者有意提炼的一个新概念。这两个概念为以归纳、演绎、因果、说明、猜想与反驳等为核心概念的西方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注入新鲜血液。

这套系列作品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博物知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种在科技时代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走进博物,也是教会我们要放慢脚步,在局部与细微处发现大自然中无限深邃的世界,从而对抗焦虑、凝聚心神。关心虫子,关心花朵,关心我们周围的事物,学会“博物”。(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丽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知识

让博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刘华杰“AI时代趣味博物学”系列作品出版
荐书|浮生常博物,记得去看花
《海错图笔记》:一场跨越时空的海洋博物之旅|新书架
博物阅读、艺术阅读成新风尚 —— 广东省深圳读书月全民阅读观察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从宋花鸟画微观宋代博物学
刘宗迪丨怪物的来历(下):《山海经》与古代博物学
甘肃临洮:博物馆里过大年
博物馆里的文化年
大自然如何“治愈”我们?人文社推“博物”系列三书
AI时代如何过一种良好的精神生活?80后鲁奖作家杨庆祥出版文学随笔集

网址: 让博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刘华杰“AI时代趣味博物学”系列作品出版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768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