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66岁倪萍,至今对原生家庭还是无法释怀,全是痛

“原生家庭带来的痛,需要一生去治愈。”

这句话,以前听来觉得有些夸张。

可当听到倪萍提起自己的母亲时,才明白,有些伤口,不是时间能抚平的,而是被一辈子刻在心里。

图片

66岁的倪萍,主持过无数大型节目,是家喻户晓的央视名嘴。

事业成功、家庭稳定、地位尊崇,别人眼里她什么都有。可每次提到母亲,她的笑容背后,仍藏着无法掩饰的疼。

她坦言:“按理说我不该再和她计较,都九十多岁了,可我的心里还是觉得刺痛。”

说这句话时,语气平静,笑容温柔,却掩不住眼底那一闪而过的湿意。

有些伤,藏得再深,也终究藏不住。

图片

01

倪萍的母亲,是典型的那个年代的女性。

在她眼里,男孩是顶梁柱,女孩不过是嫁出去的“外人”。

从小,母亲的重男轻女深深刻在倪萍心里。

家里有哥哥,所有的好东西都留给他。倪萍小的时候,衣服是补丁摞补丁的,连一双新鞋都少见。

她记得自己从小就懂事,总想讨母亲开心。做家务、干农活,什么都抢着干。可母亲依旧冷着脸,连一句夸奖都没有。

她很小就明白,在这个家里,再努力也得不到温暖。

从记事起,她就没被抱过一次。

多年以后,母亲偶尔伸手摸她的头,她都会本能地起鸡皮疙瘩。那不是嫌弃,而是身体条件反射的防备。

长久的冷淡,让人忘记了被爱是什么感觉。

图片

02

成长的路上,她学会了沉默,也学会了忍。

倪萍说:“慢慢地我也习惯了,因为没有选择。”

她不是原谅,只是接受。不是和解,只是麻木。

离开家之后,倪萍拼命想要“变好”。

从农村考到艺术学院,从地方电视台走上央视舞台,主持《综艺大观》《春节联欢晚会》,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

她的主持风格大气又温暖,让无数人感受到亲切。可镜头外的她,依旧敏感、谨慎。

那个被忽视的小女孩,早就长大成人,却始终渴望一个迟来的拥抱。

她越成功,就越想证明:我也值得被爱。

可是,父母给的忽视,就像一根刺,扎得再久,也不会自己化掉。

图片

03

事业的辉煌,没能抵消内心的空洞。

倪萍曾说过:“我以为当我有了钱、有了名气,就能放下了,可是没有。”

她帮母亲买房、买衣服,尽力去孝顺。母亲也老了,脾气不再尖刻,可每当母女面对面时,那股隔阂依然存在。

母亲摸着她的手,倪萍笑着,却能感觉自己心里绷紧。

那不是仇恨,而是一种无法靠近的疏离。

所以,哪怕长大成人,仍旧在爱的边缘徘徊。

倪萍录节目时,谈到母亲,声音始终温柔,没有怨气。

但有一瞬间,她的眼神飘了,像是在回到那个童年的自己。

那一刻,你能看见她的强大背后,是一个始终没被好好拥抱的孩子。

图片

04

很多人以为,倪萍这一生都圆满。

主持界的“国民形象”,演员、作家,身份光环一个接一个。

可她自己最清楚,钱再多、名再大,也没办法弥补原生家庭留下的伤。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缺口”,有的人被爱填满,有的人用一生都在修补。

倪萍那一代人,习惯了隐忍,不擅表达情绪。

就像她母亲,可能一生都没说过“我爱你”,却把省吃俭用攒的钱给女儿买衣服。

母女之间,永远隔着一层不透明的玻璃,能看到彼此,却够不着温度。

倪萍也懂母亲。只是,懂不代表不疼。

她曾在节目里说:“我现在不怨她了,但也谈不上和解。”

有些痛,只能与自己和解。

图片

倪萍这一生,早已证明自己。

可那段来自原生家庭的阴影,却始终没被治愈。

她用一生努力去靠近爱,却始终在学习如何接纳自己。

人到晚年,终会明白

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过去的某件事,而是一生的底色。

有的人幸运,底色温柔;有的人不幸,底色灰暗。

幸福不是被给予的,而是靠自己一点点修补回来的。

倪萍用一生在治愈那个“没被抱过的小女孩”,她没彻底释怀,但已经在路上。

因为爱自己,才是对过去最温柔的告别。

相关知识

钱再多有什么用?66岁倪萍,至今对原生家庭还是无法释怀,全是痛
完美面具之下,藏着原生家庭的痛
钱再多有什么用?42岁胡歌情绪崩溃直言:这两个女人是我一生的痛
原生家庭的缺失是一生的创伤,希望宁至谦早日释怀
66岁倪萍回应整容传闻
原生家庭的痛,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反抗
原生家庭的痛太窒息!“女儿就必须是皇权的牺牲品?”
原生家庭的缺失造成的伤痛可能伴随一生,希望宁至谦早日释怀
原生家庭的痛太窒息!女儿就必须是皇权的牺牲品?
原生家庭的伤痛至今仍在影响着瞿一芃

网址: 钱再多有什么用?66岁倪萍,至今对原生家庭还是无法释怀,全是痛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7212.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