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妙玉是在装高雅吗?

之所以有这篇文章,是上次一位网友在《妙玉免费教邢岫烟读书,为什么邢岫烟还要说她未必真心重我?》下的留言:“郭德纲的名言!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说的就是妙玉!!”

唉,郭德纲说得,未必都是对的;郭德纲说的对的,你说也未必就对;郭德纲是在什么环境里说的,你又是在什么场合来说,效果能一样吗?妙玉要是“装”高雅,那还有真高雅吗,整个这个世界上?

妙玉是书香之家的千金小姐,又聪明又美丽,家里又有足够的财力,就连千里避难,还有师父保护,还有老嬷嬷与小丫鬟侍候。都这样的条件了,只要她想高雅,她就能高雅,还需要什么“装高雅”吗?

当然,妙玉的高雅,和黛玉的高雅,给人的感受很是不同。黛玉嫌弃刘姥姥,人们觉得很正常,不会有太多批评声音;妙玉嫌弃刘姥姥,人们就觉得她是“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无非是因为黛玉和妙玉身份不同。

黛玉是千金小姐,她看不起刘姥姥这“贫婆子”,大家都理解。妙玉呢,是个出家人,应该“众生平等”,于是大家觉得她的歧视就是“装”了。

同样的还有对宝玉的态度。黛玉爱宝玉,读者都觉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妙玉爱宝玉,读者就觉得岂有此理冒天地之大不韪。究其原因,也是千金小姐与出家人的身份差异。

但是,妙玉很冤枉呀。她的确是出家人,可她并不以出家人自居,说起话来还是“咱们闺阁”,分明是闺阁小姐的心态。你是不是又要批评她“尼姑思凡,不守清规”了?可是,妙玉出家,是自愿的吗?做尼姑,是她的选择吗?

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这几句话,是不是有点儿眼熟?“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原来黛玉也是“自小多病”。如果林如海夫妻听了癞头和尚的建议,黛玉岂不是成了另一个妙玉?如果妙玉的父母坚持不让女儿出家,岂不正是黛玉?

妙玉的父母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女儿出家,却是“带发修行”。为什么不削发?当然是不准备终生青灯古佛,过几年就要还俗的。妙玉也知道,自己的出家,其实是换个地方居住,把栊翠庵当成疗养院。自己的未来“结果”,还是像别的女孩子一样,嫁人,生儿育女,过世俗的家庭生活。

这样平淡幸福常规的生活计划,被“权势”打断了。邢岫烟说的:“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了”。原来瞻仰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只是一个虚构的借口,进京真正的原因是离乡避难。

父母和师父相继离世,使得妙玉没办法回乡,也不能还俗。她滞留佛门,完全是被迫的。事实上她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

因为被迫寄身佛门,她不能不心恋红尘。对宝玉的暗恋也好,主动参加湘黛联诗也好,都是她心向红尘的表现。

因为身处公府侯门,却又无依无靠,她不免担心被人歧视压迫,所以才极力夸大她的高洁厌俗。这不是装高雅,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保护。

相关知识

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妙玉是在装高雅吗?
你在那装什么孙子呢?我没装啊?我就是你孙子!
玉骨遥中的每一幕都显得如此高雅尊贵…
刚才在下面不是挺能装的吗,现在不装了
“装”,是人生的大智慧
妙玉真的很讨人厌吗?
真诚才是必杀技,有人说我装,我可以装一生, 张艺兴
哇,刘涛直播太会逗啦,粉丝要饭撒,她装懵问是啥,说要撒饭又比心,妙!
陈好的妩媚动人却不失高雅
这种人是装的吗,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好比去酒吧看书

网址: 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妙玉是在装高雅吗?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631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