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席|解构与重塑:普莱特涅夫与拉赫玛尼诺夫的时空对话
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在古典乐界中一直为誉为“普神”。不仅因其传奇人生,更因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与伦比的声音控制力,以及充满灵性与诗意的演奏诠释,赢得了大量忠实拥趸。但近年来,他的艺术表达日趋私人化,一些刻意突破传统的极端自由演绎,也颇受争议。10月10日与11日,普莱特涅夫携手他亲手创办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奏响了拉赫玛尼诺夫全套钢琴协奏曲。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爆国内古典音乐圈,门票旋即售罄。这也是普神在2023年在瑞士与日本指挥长野健,2024年在法国与芬兰指挥斯洛博登纽克之后,连续第三年完成此套曲目的全程演绎。在68岁的年纪达成这一创举,于音乐史上已属罕见;这也是他自2019年后,时隔六年再度以钢琴独奏家身份重返上海舞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这两晚,作为国内唯一的普莱特涅夫全套拉赫协奏曲演出的一站,吸引了全国无数音乐界人士与乐迷,蜂拥而至。
普神这两晚的演绎可谓举重若轻,年近七旬,其技术掌控仍出神入化,许多极为困难的技巧片段在他手下翩若惊鸿,优雅非凡,如此完成度令人震惊。艺术表达上,他则更为自我,颇具二十世纪初“黄金时代”钢琴大师的遗风,句法与旋律线条的处理则丝毫不刻意煽情,深受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演奏风格的影响。作为当代罕有的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于一身的艺术家,普莱特涅夫理解音乐的方式尤为独特——他从不局限于钢琴这一单一乐器,而是从整体音响结构出发进行思考音乐。尽管乐迷已从他2023年与日本指挥家长野健合作录制的全套拉赫协奏曲录音中领略过那些非常规的处理,但现场聆听,除了许多不同于其出版录音的众多细节外,仍能更一步感受到了其演奏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普莱特涅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成了一次对拉赫玛尼诺夫的这四首钢琴协奏曲的解构。他多次刻意淡化拉赫那标志性的庞大音乐织体,去繁留简,试图使音乐结构更为紧凑。
许多乐句转折与段落衔接处,也被普莱特涅夫赋予了极大的弹性与节奏自由;为了服务于音乐的结构张力,普神甚至会与乐队一起突弱处理句法。另外,例如“拉二”第一乐章的速度选择,就与他2015年与卢森堡爱乐乐团的录音版本截然不同。特别是引子部分,连同整个乐章基本都维持在一个速度与结构框架内。这些略显“怪异独特“的诠释选择固然会引来争议,但年仅古稀的普神,似乎更为在意得失自我对音乐的再审视与重构,为其演绎注入了强烈的艺术与哲学意味。
略显遗憾的是,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在两晚的表现未尽如人意。尽管乐队努力配合普莱特涅夫个性化的设计,却未能充分展现其录音中那些刻意凸显不同乐器旋律的“音乐建筑巧思”。尤其在“拉二”第一乐章中,铜管声部的薄弱,使得整体音响略显单薄,与录音中所呈现的宏大声景形成落差。
另一方面,普莱特涅夫对拉赫音乐中多声部线条与和声变化的处理,宛如一位“分子料理厨师”,进行了想象力十足的再创造。特别是“拉一”与“拉三”第一乐章的华彩段,他通过不同速度,不同层次甚至不同方向的和弦分解,营造出令人迷离的声响魔术,宛如魔术师般驾驭多条旋律线,让泛音涟漪交织出斑斓色彩,甚至用不同的隐藏声部线条惊喜着听众,赋予其独立的旋律生命。其独具个人特色的踏板使用技巧,也增添了丰富的声音层次。在“拉四”末乐章的高潮尾声独奏段之前,普莱特涅夫刻意用踏板延续了乐队齐奏的泛音,效果令人拍案叫绝。相比其录音,在现场,听到的更多细节,令人对其声响的操控力叹为观止。传奇指挥家切利比达克曾说,“音乐会现场的魔力,在于让观众获得一种超凡的体验。”普神在两场音乐会后的招牌加演-柴可夫斯基与肖邦的夜曲,更是深化了这种超凡的体验,让人余音绕梁。
此外,普莱特涅夫还在演奏中多次致敬了他的音乐偶像拉赫玛尼诺夫。在“拉三”第一与第三乐章中,他直接沿用了拉赫1939年与费城交响乐团的录音版本,对部分乐句进行了精简。
另一典型致敬片段出现在“拉一”第三乐章的中段-普莱特涅夫宛如拉赫玛尼诺夫“附体”,并未严格遵循谱面节奏,而是以即兴方式演绎独奏片段,与乐队主旋律现场“交融”对话。
类似的致敬处理还有许多,并非只是简单的模仿借鉴,均带又普神本人强烈的诗性特征。其次,普莱特涅夫还在自己的演奏中融入了拉赫本人演奏风格中的即兴性与诗意。例如“拉一”与“拉四”第二乐章的开头独奏充满即兴感,令人沉醉,某些段落处理甚至与他两年前发行的录音版本都不甚相同。再如“拉三”著名的开头独奏片段,他两次进入的声部处理与弹性节奏截然不同。某种意义上,这也致敬了拉赫本人在1939年演奏版本的开头处理方式。
正如亨利·马蒂斯所言:“创造力需要勇气。”聆听普莱特涅夫的演奏,从来都需要勇气。在演奏风格日趋标准化的今天,普神每一次对音乐与艺术边界的大胆试探,以及他对上世纪钢琴学派特有传统的坚守,显得如此不拘一格,弥足珍贵。年近七旬的普神,此番带来的不仅是对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重新诠释,更是对拉赫本人演奏风格的另一种复现。对于听惯传统演绎的听众,他的诠释或仍充满争议;但对于那些渴望新发现、寻求更深层音乐内核的听者而言,普莱特涅夫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这两晚,无疑是人生音乐会清单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作者系旅美青年钢琴家,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
相关知识
观众席|解构与重塑:普莱特涅夫与拉赫玛尼诺夫的时空对话
莱布雷希特专栏:乐善好施的拉赫玛尼诺夫
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10件趣事
纪念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图片展在京举办
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17岁钢琴家怎样演奏大师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浪漫主义余晖中的一曲悲歌
俄罗斯著名演奏家马祖耶夫在深演绎拉赫玛尼诺夫全套协奏曲
致敬巨匠拉赫玛尼诺夫 17岁青年钢琴家上演独奏音乐会
【享乐特惠】拉赫玛尼诺夫19首佳作典藏臻选:卢甘斯基/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诠释
5小时挑战拉赫全套钢协,马祖耶夫要在上海跑音乐马拉松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61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224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7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4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6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6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72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49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