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 | 拉斯洛的旧人旧山河

潮新闻客户端 裴雯

瑞典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9日13:00(北京时间19:00),群星闪耀的诺奖文学奖榜单上,出现了一个新名字——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获奖原因是“因他引人注目和富有远见的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重申了艺术的力量。”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

拉斯洛于诺奖而言是“初相识”,于文学界而言是“故人归”。

他比较为大众熟知的作品是《撒旦探戈》,这几年引进国内的较新中译作品是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长篇小说《反抗的忧郁》。拉斯洛的作品有点难读,它不是情节性小说,如果要定位的话,算是后现代文学。在主打哲思、弱化情节的后现代文学中,拉斯洛本身的文本风格又格外特殊,他的篇章中有大段大段的长句、难句,来表达跳跃性的东西,这些看起来联结薄弱的内容背后是作者思想的跃迁。

《反抗》写了一个简短的故事,城市里将要来一个巡演马戏团,马戏团有两点最为出名,一则是它有一条超级长的巨鲸可供观看,二是马戏团有个隐藏人物,外号“王子”,他有种诡奇的煽动力,且他喜欢看到一切眼之所见的东西被毁灭。于是,马戏团停在何处,此地就会发生打砸抢动乱,动乱参与者有固定的、沉默无声的“王子”的追随者,也有本地混水摸鱼者。

当马戏团来到城市时,所有的信息都在透露着一股不祥征兆,火车上莫名其妙施暴和想要施暴的男人、教堂停摆几十年的钟表突然发出声音、突然连根拔起倒下的巨大杨树和市中心广场上聚集的沉默外乡人等等。这一切都在暗示着往昔生活即将被打破,但那个临界点来临之前,大家只能被动等待。

在等待中,有和警察局长偷情的音乐校长之妻,她趁乱把握时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终于在骚乱后成了新一代的城市领袖;有早已厌倦世界、惧怕自己妻子的音乐校长,经此一役,沦为新秩序食物链的底端;有热爱星空、不谙世事的邮递员,想要付出一腔热情给人世却被关进了精神病院;有活的不如意却趁着乱世道一跃成为城市管理层的烂酒鬼;更有作为权力象征的指挥镇压骚乱,匆匆出场又匆匆离去的中校。

书中这些人物仿佛在一个巨大的磨盘上,转来转去,还是看不到人生的未来。

“在这个位于匈牙利大平原上的南部小城,时间和空间构成一个严密封闭、无人能逃的世界,既不能逃,也不可能抵抗消逝和毁灭。”

作者拉斯洛是匈牙利的良心,他自己曾说过“匈牙利的人是一样的,人性也是一样的。我无法相信这些旧人能建立一个新的自由的匈牙利。但我的言论引来了很多愤怒的反击,因为所有人都相信匈牙利将成为天堂。”已故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拉斯洛让人想起果戈理和麦尔维尔,而果戈里正是俄罗斯悲剧叙事的源头。

拉斯洛也在承担着匈牙利的创痛叙事功能。

拉斯洛用他艰深难懂的句子和思想在复盘匈牙利史、甚或是人类史。他想知道“世界到底有没有在变好。”

他著名的《撒旦探戈》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末,彼时匈牙利人们经受的精神大创。一夜之间,天翻地覆了,接下来会怎样?

《反抗》就是借一个马戏团巡游带来骚乱的壳,来表达这种人们精神上的紧绷和不安之感,且是种集体性的对未知的恐慌不安。

当然拉斯洛著名的作品都在表达集体性的东西。《撒旦》中是小农庄的人群在走向“所谓光明未来”之前的集体冷漠和麻木,《反抗》是在一场“预先张扬的动乱”之前市民集体的压抑、无措与慌乱。拉斯洛用大篇大篇跳跃性的内容,氤氲出这种集体性的状态。

高兴老师这般描述拉斯洛“在他看来,在那个转折性的年份之前匈牙利人的遭遇是军警、惩罚、禁锢与囚笼在那之后,失落、物欲、幻灭与苍白成为笼罩一切人的悲剧。我们也许很难找到像克劳斯瑙霍尔凯这么悲观失望的东欧人。”

高兴老师的这段解读,就深深契合了《反抗》中的情节和气氛。拉斯洛作为著者是悲观的,本书中好似有了结尾,但这个世界却没有一个明晰的结局,或者看不到明晰的未来。与我深爱的另一个匈牙利文学大师马洛伊.山多尔相比较,可以看出两个文学大家对于东欧剧变的感受落于作品中时是如此不同。

拉斯洛是反复渲染一种集体悲观性的气氛,群体置于此地,群体囿于此地。虽看似有新的希望和秩序,但回头一看,人不曾变。依作者的话语“无法相信旧人可以建起一个新匈牙利”。但马洛伊山多尔对世界秩序崩塌与重建是这样表达的:在书中,爆炸大火后,旧贵族珍藏的几千本书变作碎片,漫天飞舞。这是个旧世界稀碎了的意向。家国破碎人离去。多年后,在异国小酒馆相逢的是两个匈牙利人,这不代表作者认为新世界只能走出去寻找,但这确实代表旧世界、旧秩序稀碎的一种果断和画下的停止符。

不同的文学大师,在面对民族创伤时有不同的表达,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应该都有过如此过程——

他既不带愤怒,也不掺杂个人情绪,而是怀着些许忧伤的不解站在周围缓慢流淌的人潮中,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他无法最终理解并体察到“他亲爱的朋友们”彼此之间到底想得到什么。

他游走,跋涉,疾奔,“既盲目,又不知疲倦”,在他的心灵里——正如他的一位挚友一针见血所说的那样——“怀着他个人宇宙的无可救药的美丽。”

如今,前有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今有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以马洛伊山多尔奠定的现代匈牙利文学之河汩汩流淌。

相关知识

新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是个中国迷
2025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纳霍尔凯获奖
旧歌都杀回来了 旧人会重逢吗
萨博·玛格达、拉斯洛:温柔与残酷的小说家
萨博·玛格达与拉斯洛:温柔与残酷的小说家
特拉维斯·斯科特否认出轨前女友 公开晒照澄清
《巴黎圣母院》里的“爱斯梅拉达”“弗罗洛副主教”现身“图书馆奇妙夜”
詹妮弗.洛佩斯为哈里斯助选
斯卡洛尼赛后发布会,直接换上最新的三星队服……
维奥拉·戴维斯主演《达荷美女战士》 全女兵出击

网址: 晚潮 | 拉斯洛的旧人旧山河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556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