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行书《中秋诗四条屏》 晚年精品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赵之谦(1829~1884)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赵之谦《峄山刻石》临本再现《峄山碑》的风神并写出了自己的特色,是后代初学者学习篆书的优秀范本。

清代中期以后,一律千篇的馆阁体逐渐被碑学的所取代。赵之谦早年学颜真卿,后改习北碑。其楷书以魏碑为框,沉雄方整,又施以颜体,浑厚丰润,形成端整遒丽、血肉丰美的风格,有“颜底魏面”之称。行书往往兼具草体,北碑体势、笔法。

有意思的是,他在《与梦醒书》中却对自己的各体书法作出了这样的自评:“于书仅能作正书,篆则多率,隶则多懈,草本不擅长,行书亦未学过,仅能稿书而已。然平生因学篆而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

这除了隐约表示了自己于书法擅长篆、隶、楷之外,对于行、草书则有些自谦。但事实又怎样呢?单就他的行书来看,其实造诣是很高的。从整体着眼,他的行书笔墨腴润,风致潇洒,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创新”一面,又有着符合大众欣赏习惯的“从俗”一面,可谓推陈出新、雅俗共赏。

赵之谦《行书中秋诗四条屏》

纸本 145×37.5cm×4 1878年

图片来自保利香港2014秋拍

释文

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

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

缥缈黄金阙,迢遥白玉京。

离离百宝幢,袅袅九华旌。

箫韶起碧落,散花飘群英。

翱翔鸾鹤舞,清澈云璈声。

凌凌九霄寒,风露薄青冥。

弱水三萬里,仙路眇蓬瀛。

不赴瑶池宴,相约董双成。

吹笙骑凤凰,飞上芙蓉城。

宋四明陈西麓游仙曲。

款识:光绪戊寅秋七月书于芝阳,为耀甫尊兄夫子大人属,撝叔弟赵之谦。

钤印:赵之谦印(白)

题签:赵撝叔行书屏真迹,石园居士题。

钤印:张克龢印

题跋:撝叔先生夙擅金石书画,其北魏书尤为精绝。盖自隋唐以来从无人能此者,宜为海内外所珍矣。此帧为先生宰江西南城时所书,以赠幕友蔡耀甫者。先生晚年精到之笔,弥之珍矣。今为潱之仁兄所得,持以示余,属识数语于左后,六十年戊寅冬月,叔孺赵时棡识于海上寓庐之娱予室。

钤印:时、棡、赵叔孺长年大吉有利

此作作于光绪四年(1878),为赵之谦宰江西南城时所书,以赠幕友蔡耀甫者,是其晚年精到之笔,弥之珍矣。海上名家张石园为此作题签;另有海上名家赵叔孺的题裱边。据赵叔孺题跋可知潱之仁兄为张古绶(张古绶,民国时期海上收藏家,吴待秋、赵叔孺、商笙伯曾为其作画。)所藏。

您怎么看?

请跟帖留言!

赵之谦艺术

图文来源:网络...

相关知识

赵之谦行书《中秋诗四条屏》 晚年精品
范扬新作:书房诗画四条屏
唐寅《山水四条屏》
齐白石花鸟四条屏
笔端逸气,万里追风:徐悲鸿《骏马四条屏》艺术价值探析
四条屏赏析
薛之谦音乐节大屏怼脸拍引谦友欢呼
徐悲鸿《咏鹅图》四条屏
赵之谦的气势和调子
在家就能看薛之谦演唱会现场还能上大屏,太爽了吧

网址: 赵之谦行书《中秋诗四条屏》 晚年精品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527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