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毒舌诗人”最警世的一首诗,道破世态炎凉,却戳痛无数人的心窝子

他是晚唐诗红人不红的诗人,他也是“毒舌诗人”

他的名字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的很多名句,都能说上来几句。

比如这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他是晚唐最无奈的诗人,从二十七岁参加科举,可是屡试不中,四十四岁依然在陪跑。

歌妓云英在年轻时见到他在考科举的路上,十年后又看到他在奔赴在科举的路上。

而他也写下《赠妓云英》,他以这首诗来自嘲,也暗含他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因此他也被称为“十上不第”,在屡次不中后他也无奈放弃了仕途之路。

这位命运多舛的诗人就是罗隐,他出生在一个小地主家。

虽然聪明有文才,但没有门阀士族,只能通过科举考试谋取仕途之路。

他27岁时怀揣着“致君尧舜”的理想踏上科举之路,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考就是二十几年。

他曾先后多次应试,可是次次名落孙山,这里并不是他没有才华。

而是他性格耿直,不喜欢阿谀奉承,更不愿意写迎合考官的诗。

反而在作品中直言不讳的批判讽刺当时社会的不公,甚至暗讽皇帝昏庸。

这样的毒舌导致他屡试不中,最后只能彻底断了的科举的念想,离开长安,开始漫游江南。

公元874年到880年,唐朝末期十分混乱,政治腐败,统治者荒淫无道。

对百姓横征暴敛,藩镇割据严重,民不聊生。

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受到严酷的剥削,而贵族朝廷却坐享其成。

而罗隐屡试不第,心中也充满愤懑。

他看到百姓在田地里辛苦地耕种,而那些官员却不劳而获。

这样的鲜明对比让罗隐感到十分的愤怒,于是写了一首警世诗,骂醒整个时代。

这首诗就是《蜂》,他借蜜蜂辛勤采蜜,却被直接拿走,以这样的方式暗喻底层百姓的悲惨。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词译文

无论是平坦的平地还是高耸的山峰,凡是鲜花盛开、风光无限的地方,都被蜜蜂占据了。

蜜蜂辛勤的采尽百花酿成了香甜的蜂蜜,可蜜蜂如此辛劳到底是为了谁呢?又让谁来享受这香甜呢?

诗词赏析

罗隐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却写出了底层劳动者的悲苦,读完后会不会让人感到深思呢?

这首诗的表达的思想不正是现代人也经历的事情吗?也许只有尝过心酸的人才能深有体会。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诗的开篇写的是蜜蜂活动的范围很广,无论是平地,还是高山,只要是有鲜花的地方,都是有蜜蜂的身影。

这里表面赞美的是蜜蜂不辞辛劳的漫山遍野的采蜂蜜,甚至抢占了春光。

可实际上这两句暗藏玄机,用“尽被占”来强化蜜蜂付出的多,这里也为下一句做了伏笔。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打破假象,先扬后抑,这样的反差让不公平显得更加的刺眼真实。

这里也让读者明白,诗人说要表达的不是赞美蜜蜂,而是骂那些不劳而获的人,甚至是当时的社会。

这里也对当时社会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底层的百姓像蜜蜂一样不停的忙碌,然而他们创造的财富却被权贵轻而易举的掠夺。

辛苦的是那些干活的百姓,享福快乐的却是那些贵族,道尽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

这首诗也隐喻诗人自己,他像蜜蜂一样耗尽心力去考科举,可是却没有得到结果。

梦想和希望全部化成泡影,也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愤懑。

想必这首诗也会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吧?就算是千年之后,人们依然能深同感受罗隐的心情。

罗隐 · 目录

上一篇

唐朝最丑的诗人,一句诗却流传至今,洒脱率性,成为年轻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阅读 1105

相关知识

唐朝“毒舌诗人”最警世的一首诗,道破世态炎凉,却戳痛无数人的心窝子
以爱之名结婚是骗局?汪小菲娶马筱梅隐藏三个目的曝光,狠狠戳痛大S的心窝子
唐朝最低调的诗人,一生仅一首诗传世,凭短短20个字,胜过了李白
刘诗诗 八卦小分队,一个比一个毒舌!
原创唐朝一位小诗人,一生传世一首诗,通篇4句20字,字字都是精华
原创唐朝有位薄情的诗人,写下了一首经典的失恋诗,末尾两句令人断肠
肃国公句句直戳前夫哥心窝子!
雷无桀同学已经把萧瑟的毒舌学会了九分
现身姜育恒演唱会,一首《红蜻蜓》唤起无数人的回忆…
唐代诗人一首诗,道尽人间心酸事,句句都是泪,已成千年经典

网址: 唐朝“毒舌诗人”最警世的一首诗,道破世态炎凉,却戳痛无数人的心窝子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459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