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猛做客 “光明大讲堂”,解码唐诗宋词里的家国情怀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10月1日,“光明大讲堂”特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作家、知名学者王国猛,以《唐诗宋词中的家国情怀》为主题举行讲座。
本次讲座以诗词为媒,带领听众穿越千年,感受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深情,为国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武士都有家国情怀,在先贤的作品中,更能深刻地体会这种情怀。”王国猛由此引出唐诗宋词,指出其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高峰,与诗人丰富的社会及政治阅历密不可分。他举例说,王安石、苏轼不仅是文学巨匠,更是深度参与国家治理的政治家,这些经历为他们的作品注入了深厚的现实关怀与家国责任。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知名学者王国猛
“背诗时要了解诗的创作背景,更要读懂当时的历史。”王国猛梳理唐诗风格演变时提到,盛唐强盛,因此,诗作形成了饱满、雄浑又不失悲壮的诗风;中唐诗作多了几分苍凉、感伤与落寞。
不过,在中唐后期,唐宪宗、唐德宗等统治者力图革新强国,这份气象也影响了诗坛——韩愈、元稹、白居易等诗人随之崛起,将家国情怀从“杀敌报国”延伸至“关注民生、揭露黑暗”:白居易《卖炭翁》直指宦官掠夺百姓的苛政,元稹《行宫》借白头宫女的遭遇道尽乱世底层者的悲凉。这些作品让家国情怀更接地气,也让诗词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
他特别提出,诗人们不仅以笔墨抒发家国情怀,更以行动践行理想:高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戍边生活的真实写照;岑参虽出身宰相世家,却毅然投身边塞,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艰苦环境中坚守疆土,其诗作尽显将士捍卫家国的壮烈情怀。
在谈及唐代诗人时,王国猛介绍到,唐代文人普遍怀揣“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他以诗句为例: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均展现了诗人的远大理想。他还特别提到,杜甫曾言“诗是吾家事业”,其诗坛成就不仅源于自身勤奋,更得益于家族文脉的“写诗基因”——他的祖父正是著名诗人杜审言。
基于此,王国猛建议在场家长多品读诗词,为孩子种下文化种子;同时以贾岛“十年磨一剑”为例,强调对诗词的追求、对文化的向往需从孩童时期培育,让文化基因融入孩子血脉,成为其未来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及宋朝诗词,王国猛介绍,北宋前期词风雅致,多侧重表达个人感受与情怀。到了北宋中后期,因朝廷爆发党派之争,从诗人到政治家都遭到了牵连(如苏轼两次被贬,王安石两次罢相),他们的词作也随之融入了爱国恋家之情。进入南宋,国土仅剩半壁,“恢复故国”成为词人们的核心情怀,辛弃疾、陆游的诗词便多以此为主题。王国猛还特别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联系当下,提醒当代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莫忘向先烈致敬。
小听众踊跃提问
在互动环节,现场听众踊跃提问。针对苏轼“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解读,王国猛指出这里的“功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建功立业,而是指三次贬谪经历(黄州为首次,惠州、儋州为接连的二次贬谪)带给苏轼的精神成长与人生体悟。对于“古人幼时读什么书”的提问,他表示古人以“经史子集”为核心,虽书籍数量有限,但多为精读。
嘉宾与听众合影
此次讲座中,王国猛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与诗词学养为基础,巧妙串联起千年历史脉络,让这场分享既成为一场经典诗词赏析课,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
讲座现场,每当王国猛解析至耳熟能详的诗句时,全场便会自发响起轻吟与背诵之声,经典的韵律在空间里流转共鸣。通过此次讲座,听众不仅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在经典诗词中感受到古人炽热的家国心魂,对祖国的热爱在文化传承中愈发深沉厚重。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相关知识
【光明时评】把家国情怀装入大学毕业生的行囊
“随深学堂”首场精品课开讲
《世界在走,我坐着》:文字里的家国情怀
感悟文化韵味 厚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为家国和谐、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晓声: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是家国情怀|书香名家
家国情怀促前行
古籍里看端午 一起来感受古词句里浓浓的家国情怀
感悟文化韵味 厚植家国情怀(今日谈)
人民日报今日谈:感悟文化韵味 厚植家国情怀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51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169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5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37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5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5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61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39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