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江苏南京:青砖黛瓦藏“好戏”,越韵“拿捏”年轻人

南京老门东的青砖黛瓦间,婉转悠扬的袅袅越音再度响起。

10月1日,老门东边营35号,一座古民宅样式的四进青砖院落门口聚集了不少拍照的市民游客。“听,里面有戏曲的声音,看看去。”“00后”游客黄晓萌和朋友惊喜地发现,南京越剧博物馆正式焕新开幕。一座承载着越剧百年记忆与当代创新的博物馆,在这里焕发全新活力。

作为江苏省首家越剧博物馆,南京越剧博物馆曾于2016年揭牌。今年,经过数月策划与升级,该馆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集历史展览、文创体验、茶饮休闲与戏曲演出等于一体,为市民游客呈现“可观、可演、可品、可带走”的越剧艺术体验。

进入第一进展厅,可以看到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等越剧艺术大师使用过的戏服、道具、生活用品以及当年演出的剧本手稿、剧目宣传册等历史资料静静陈列在展柜内。其中,竺水招的遗物尤为珍贵,包括她演出使用过的道具、化妆镜以及记录其艺术生涯的日记本,每一件都诉说着越剧艺术的往昔。

这些带着温度的文物静静陈列,串联起南京越剧的璀璨发展史,让那段关于唱腔与舞台的辉煌岁月触手可及。

一进院的“C位”,属于南京市越剧团推出的“越金陵”文创产品。“首次发布的产品包括一系列围绕越剧和南京市越剧团经典代表作开发的文创衍生品,比如精巧的徽章、冰箱贴,Q版角色的毛绒娃娃,经典台词钥匙扣,蕴含美好寓意的抱枕、背包等。”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李晓旭说。

“我太喜欢这个两用徽章了,既可以吸在衣服、包包上,也可以吸在冰箱上,还有台词钥匙扣,里面很多都是越剧《织造府》的经典台词,拿在手上就仿佛回到了自己在剧场看剧的日子。”《织造府》的忠实戏迷、来自浙江的水女士说。

继续往里走,二进院的“喜越金陵”品牌奶茶已经卖出上百杯,4名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着。“生意很不错,像‘小生椰椰’‘旦愿人长久’‘水袖飘飘’‘奶盖老生’等,大家喝的是奶茶,品的是越剧。”工作人员笑着说。

一边喝奶茶,一边看越剧,岂不是更有味道?三进院的小剧场是博物馆的演艺核心区域,一个可容纳三四十人的精致戏院座无虚席。

《柳毅传书》《梁祝》《红楼梦》……国庆假期,南京市越剧团连演8天,为市民游客带来每天5场、每场30分钟的折子戏专场。

“呀,你是殷春蕾吗?我好喜欢你啊,可以拍个合照吗?”每场演出结束后,南京市越剧团的青年演员都会被戏迷团团围住,大家纷纷“求合照”。

“当我们的青年演员出现在人群里、庭院中,观众所表现出的惊喜与快乐,正是传统戏曲走进现代生活的最佳体现。”李晓旭说。

戏中有景,景中有戏。除了买一买、看一看,馆内还设有多处精心设计的打卡点,精准契合游客的“出片”需求:“好运莲莲”堪称“神仙机位”;绝美凤冠让人“一秒变贵妃”;梦幻亭台美不胜收……这样一步一景的参观体验,让众多市民游客直呼“分分钟被‘拿捏’!”这些打卡点为市民游客提供分享的契机,让传统戏曲在镜头中和社交媒体上传播更远。

焕新升级的背后,是南京市越剧团理念的体现:博物馆也可以成为越剧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媒介与场景,可以突破单一的介绍、展示,让传统戏曲与年轻人的审美追求、文化记忆实现耦合,进而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场景。

老门东、熙南里、瞻园……近年来,越剧以不同形式走进景区,融入文旅空间,不仅让传统戏曲的表现力走向立体纵深,也进一步释放出传统文化助推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巨大潜能。“我们要在传统戏曲的留白中寻找文商旅融合的‘钥匙’。”李晓旭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

相关知识

青春华章│江苏南京:青砖黛瓦藏“好戏”,越韵“拿捏”年轻人
青春华章 | 青春力量·平凡的力量
陈铎丁建华任志宏发声,《话说“水韵江苏”》好听
《2025江苏中秋戏曲晚会》10月6日播出
多彩群文百馆联动 点亮首届江苏“文化馆之夜”!
“昆韵泽新·曲中桃源”《1699·桃花扇》南京主场5月18日上演
文物印初心,青春颂风华,“革命文物看江苏·青春印记”获奖名单公布
弟弟上房揭瓦,知黛快血脉压制他!
讲读江南:古砖瓦里的江南文化记忆
好戏轮番来!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开幕

网址: 青春华章│江苏南京:青砖黛瓦藏“好戏”,越韵“拿捏”年轻人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387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