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忠实原著精神的改编: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1986年,《红高粱》首次刊登在《人民文学》第三期。正在筹拍《老井》的张艺谋读到这篇小说后,立即决定将其搬上银幕。1987年,电影《红高粱》一举获得柏林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这部影片不仅成就了导演张艺谋,也让作家莫言、演员巩俐与姜文、作曲家赵季平以及摄影师顾长卫被世界熟知。

电影之所以诞生,往往源于导演对某个场景的执念。希区柯克曾因风车的画面而拍摄《海外特派员》,甚至设想过在彩色影片里拍摄一个骇人的场景:黄色郁金香田野里发生谋杀,镜头捕捉挣扎的双脚,再推进到花瓣,最后鲜血滴落其上,占据整个银幕。张艺谋对于《红高粱》中的高粱地“野合”描写,也怀有同样的迷恋。他或许正是为了这一幕,才决定开拍整部电影。至于片中抗击日寇的桥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顺利过审。

影片中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余占鳌蒙面拦截正在回娘家的“我奶奶”,将她带入高粱地。两人在田野间追逐,最终“我奶奶”认出是余占鳌。他踩断一片高粱,她沉重地倒在地上,他则恭敬地跪在她面前。此刻,锁呐声响起,风卷起大片高粱沙沙作响,阳光在缝隙间闪烁。这样的画面,充满力量与诗意。

这一幕让人联想到黑泽明《罗生门》中土匪多襄丸与真砂的情节。土匪在林中绑走真砂的丈夫,真砂奋力反抗却最终被制服。黑泽明通过远景、近景、特写与仰拍的交替使用,将场景的张力推到极致。单是强吻的画面,就由十四个镜头拼接完成,并反复插入太阳的正面特写。在光影交错之间,真砂眼神的变化透出了复杂的情感与欲望。

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被他描述为一个极端并存的地方。他写道:“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在那里,土匪既能杀人越货,也能慷慨赴义,演绎出一幕幕悲壮史诗。莫言笔下的人物,常常超越传统伦理的约束,体现出一种野性的生命力。正如尼采所言,这是“超善恶”的状态,也与他倡导的“酒神精神”暗暗契合。

张艺谋在影像中,将这种精神具象化。他用光影拍摄野合、抬轿、爆炸,用音乐和画面的结合诠释《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和《酒神歌》,让小说里那股奔涌的生命力得以酣畅释放。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2012年《看电影·午夜场》第十二期,正值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是他应约为杂志撰写的专题文章。

相关知识

话剧《红高粱家族》在京首演,莫言这样说
原创话剧《红高粱家族》在京首演 莫言:首次对小说内容进行完整呈现
原创话剧《红高粱家族》:舞台艺术诠释文学经典
《红高粱》将被搬上歌剧舞台 莫言亲自改编剧本
莫言以戏曲体裁重写《红高粱》
莫言联手郭文景把《红高粱》搬上舞台,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下月首演
接棒巩俐、周迅,叶璇全新演绎诺奖得主莫言新话剧《红高粱家族》
静安现代戏剧谷开幕,王蒙、莫言小说改编戏剧率先亮相
莫言夸过的评剧《红高粱》再登舞台
歌剧《红高粱》将于9月27日亮相国家大剧院

网址: 最忠实原著精神的改编: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374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