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周观察|各界大咖共聚网络文学国际圆桌会,展望技术驱动下的产业变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9月26日,“2025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在杭州举办。当天下午,“对话未来——‘网络文学+’的创新模式”网络文学国际圆桌会在白马湖畔召开。
浙江是网络文学重镇,也是中国首个成立网络文学作家协会的省份,近年来,杭州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活跃的产业业态,在“网络文学+影视”“网络文学+动漫”“网络文学+文旅”等进行创新实践。
此背景下,来自全球各地的网络作家与在国际传播方面有影响力的网文产业上下游参与者齐聚一堂,围绕拓展“网络文学+”边界、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模式、推动中国网络文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以生动实践和深刻思考探路网络文学未来发展,描绘网文出海新蓝图。
【1】AI重塑网文行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AI辅助进入网文产业链,越来越多的网文作家开始关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
网络作家却却曾创作《战长沙》《战昆仑》《末代金莲》等作品,她会做一些历史课题、专题,期间尝试使用AI收集资料,却发现对方可能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因此提醒大家谨慎使用AI,“这一工具目前远未达到作家需要的深度、厚度、精度”。
晋江文学城签约网络小说作家红刺北则点明平台标注AI辅助创作内容的重要性,“是不是只要用了AI辅助就要标注?什么程度的AI辅助需要进行标注?如果作者用它搜集资料、修改语病、整理大纲,这些算不算AI辅助创作,如果算,作者不上报平台的情况下,平台怎么判定?”
即使AI辅助及其应用规范尚未成熟,在场网络作家仍表达了对技术驱动网文行业变革的期待。
在《暗河传》《少年歌行》作者周木楠看来,AI技术在网络文学领域有革命性应用,网络作家应该跳出文字的局限性,看到网络文学的更多的创新和发展,“AI有机会推动文学IP向视觉内容转换,网络作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作品的分镜,再通过软件实现IP的无损转换。”
听说AI可以制作真人短剧,《装腔启示录》作者柳翠虎表达出自己对学习这门技术的渴望,“可能明年我们作者一个人就可以身兼导演、编剧、演员,做出一部电视剧来。”
“我觉得AI没有办法真正抢夺我们的饭碗。”曾创作《凰权》《天盛长歌》的天下归元也对AI持乐观态度。
她说,在AI的帮助下,网文作家有机会改变思维,从码字工转变为世界观的架构师,从人机协作走向人机共生,“网络文学与AI可以实现智能共创,我们未来应该更加专注AI无法替代的那部分,比如说故事的灵魂、独特的世界观、深刻的内核、有新意的人设,根植于韧性和时代情感的,能够及时呼应大众情绪的情感表达,以及符合主流的价值导向。”
她希望,随着AI技术发展,能够诞生直接生成角色设定模型,增加写作代入感,生成关键场景概念图或者全文大地图,帮助网文作者强化梳理脉络的工具,既增强写作的空间感,也让作品更有真实感。
【2】技术扩大产业版图
更远正如网络作家畅想地那样,AI技术正推动网络文学更快转化、更丰富地呈现。
在晋江文学城副总裁胡慧娟看来,“网络文学+”的“+”应该是故事内容呈现的不同方式、原著作品的版权价值、文化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网文出海所构建的文明交流的通道。
无论是作者还是平台,都应该重视“版权+”的可能性,做到“一鱼超吃”,“创作者不必担心自己会被AI替代,回顾历史,新技术出现并不会完全取代脑力劳动,只会取代那些人类做不了、不想做、懒得做的事情,将来作者写完稿子,通过新技术的加持,文字或许能够立马转化成图片、视频,或者一键生成几十种语言版本,让世界各地读者都能同步阅读。目前,这一切已经悄然发生。”
华云文化董事长CEO、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海英在网文行业从业多年,她分享了自己对网络文学商业模式和覆盖人群的思考:“技术为网络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今天网络文学不仅与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娱产业彼此融合,还嫁接了文旅领域,产生新内容、新价值。几天前阿里云栖大会在杭州召开,现场提到了AI Agent,如果AI Agent落地,通过区块链技术个人的版权价值可能会瞬间爆发,各个平台可以直接抓取个人生产的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动漫、游戏等,这种可能性让我们团队感到非常兴奋。”
同为浙江省内的网络文学平台,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数媒在技术应用上有着相似的思考,企业内容副总监丁粲指出:“我们在IP筛选、剧本创作、剧集制作、运营投放等环节,已经大规模地使用了AI的能力。尤其漫剧或者是动态漫创作,采用这种内容形态和真人演绎相比,可以节省公司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和投入。之后我们会加大力度促进网文和短剧的融合,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实现文化和商业的双重价值。”
在纵横中文网副总裁武新宇看来,“网络文学+”的本质是连接用户的需求,连接技术的创新,连接产业的多元生态,它不是简单的跨界,而是用文学的软实力激活文化消费的硬需求,最终让好故事不仅被看见,更被记住、被传承、被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他说,国庆期间,他们将在浙江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进行“来台州府城,走进《剑来》世界”的主题活动,把《剑来》小说中的名场面会复刻到台州府,通过COS打卡、场面还原等方式反哺地方文化推广。
区别于“网络文学+科技”“网络文学+新业态”等未来趋势,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给出“网络文学+传统”“网络文学+怀旧”的新提法,并给出了三个方向的建议:一,以海外出版为媒,驱动精品网文多层次、多圈层与海外精英受众接触;二,重视银发市场,挖掘老年网文读者需求;三,以人为本,探索“网络文学+文旅”“网络文学+非遗”等融合发展模式。
【3】以技术为帆,与世界同行
以技术为帆,与全球贡献者同行,越来越多的优质作品正扬帆远航,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网络文学+’这一概念诞生于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叙事语言,它能够让小说的一章变成爆款剧集,让一句台词化做流行歌曲,让想象的世界融入游戏或者文旅的体验。”来自伊朗的麦赫迪·扎尔扎德(Mahdi Zalzadeh),有两家制作有声书和动漫产品的公司,分别位于伊朗和土耳其,与很多的中国作家有合作。
他说,“网络文学+”不仅改变了文学的面貌,更是跨越了文化、经济、技术的边界,成为世界性的叙事语言。
在他看来,IP开发需要创新,也需要多元化的发布形式和先进技术助力,“数字化能够让版权更加清晰、商业周期更短,也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经济机会。我相信,借助区块链、智能合约以及人工智能翻译的人工精校,IP价值能牢牢留在创作者手中。”
埃及代表白鑫(Ahmed Elsaid)学习中文近20年,最近15年在做中国文学出版,已经把1000多种中国图书送到阿拉伯国家,先后出版了阿文版《流浪地球》《三体》,但还没做过网络文学,“我想多了解一下网络文学的特点以及著名的网文作家,像做传统文学一样把这些图书带到阿拉伯国家,希望学习中国推动网络文学产业繁荣的路径,搭建第一个阿拉伯国家的网络文学平台。”
西班牙代表夏海明(Agustín Alepuz Morales)从事翻译工作多年,今年他刚刚创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希望把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带给西班牙语世界的读者们。
“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它了解现在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希望通过翻译家和出版商的努力,筛选优秀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通过电纸书、移动应用等渠道,采用网络连载、音影游呈现等方式,让这些网络文学惠及更多的西方读者,让他们看到中国。”
相关知识
网文周观察|各界大咖共聚网络文学国际圆桌会,展望技术驱动下的产业变革
上海国际网文周举行中外作家圆桌会,15国作家共话网文创作
第二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开幕 起点国际揭晓年度大奖
第二届上海国际网文周开幕,18国嘉宾共论网文全球化发展
第二届上海国际网文周开幕:网文出海年轻化,Z世代读者近8成00后作家超4成
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开幕,网文出海吸引1.7亿海外用户
15国网文作家圆桌讨论 碰撞出了哪些思想火花?
15国作家在上海国际网文周畅聊:“读中国网文让我有一种恋爱的感觉”
阅文亮相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网文出海吸引200多国读者追更
网络文学“狂飙”海外 有AI翻译加持网文一键出海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4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12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3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33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4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42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5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5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3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