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之礼,迎世界之约

尼山巍巍,洙泗流长。

两千五百余载岁月更迭,孔子思想如明灯不熄,照亮中华文明的前行之路。

携着千年智慧的回响,也带着今日济宁对文明对话的真诚邀约,2025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即将拉开帷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老问候,在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中,再度焕发新声。

△ 图:孔庙大成殿前的祭孔活动

文化为桥,连接传统与现代

1984年以“孔子诞辰故里游”为起点,历经40多年的传承发展,孔子文化节已成为享誉全球的文化盛典。

孔子文化节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恒久生命力。

△ 图: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现场

它深深扎根于儒学的沃土,又不断萌发时代的新芽。

从“仁义礼智信”的价值内核,到“大哉孔子,和合共生”的当代议题,儒家智慧始终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坚实基石。

孔子文化节期间,各类体验活动、主题展览、学术对话将相继开展,古老智慧与当代思考深度交融。

将精深义理转化为可感知、可共情的文化体验,让“仁义礼智信”不再只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行为规范与价值选择。

创新为翼,活化传承与传播

文明智慧烛照现代化道路的创新维度。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说话”、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思想“行走”,是孔子文化节始终探索的方向。

从学术研讨到百姓体验,从礼乐展演到数字交互,从文旅融合到国际传播。

孔子文化节不断拓展“孔子”IP的边界,让儒学走出典籍,融入生活,参与时代建构。

近年来,济宁也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不断探索。

△ 图:曲阜三孔景区(万仞宫墙)灯光秀

数字光影技术在尼山勾勒出“礼乐中国”的恢弘气象,孔子博物馆的互动体验让千年智慧让千年智慧可亲可感。

以“孔子”“运河”为核心的文化旅游IP矩阵,正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

这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正是文化生命力所在。

和合为径,寻求共识与共赢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孔子文化节以开放包容之姿,搭建起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

△ 图:来自海外嘉宾相聚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

在这里,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再局限于“各美其美”的文明自赏,而是致力于探索“美美与共”的相处之道。

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正是以文化为桥,以礼乐为媒,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互鉴中凝聚共识。

它向世界传递的,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一种致力于共同发展的文明姿态。

中国智慧与各国文明相互启迪,不同国度、不同背景的参与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的公共空间。

济宁也借此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让“文化济宁”成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2025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延续的是“有朋自远方来”的开放胸襟,回应的是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之问。

尼山钟声再起,四海宾朋已至。

2025,再度相约尼山,共同见证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的绚丽光彩。

作者:王政

责任编辑:白梦如

相关知识

以时代之礼,迎世界之约
世界之广阔,竟容不下一位甄嬛,亦容不下一位允礼
蒋长扬娶何惟芳以正妻之礼
萧若瑾以正妻之礼迎娶侧妃易文君
拥抱的温度,唯有你心中明了… 太原之约,王心凌演唱会伴手礼 晓色温柔王心凌
“长城之约”世界文化遗产对话
以诗词之名,赴青禾之约!这场经典诵读“声”入人心
张维迎悼念厉以宁:老师走了!他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的一个时代,也带走了一个时代!厉老师千古!
弘扬诗礼家风 彰显传统之美
璀璨音乐节,汪苏泷以音乐织就浪漫之约

网址: 以时代之礼,迎世界之约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215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