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让太医给秦琼看病,为何太医一走,秦琼就让人快把药倒掉?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忙着张罗春联和福字。不过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如今贴门神的习俗正在慢慢消失,特别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几乎看不到门神画像的踪影。只有在一些乡镇村落,偶尔还能在锈迹斑斑的铁门上,见到威风凛凛的门神画像。说起门神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人们供奉的门神形象,就是唐朝开国名将秦琼(字叔宝)和尉迟恭(字敬德)。这两位骁勇善战的将军,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已然成为门神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就是双锏大将秦叔宝。他手持一对玄铁锏,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为唐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如果没有秦叔宝的鼎力相助,李渊建立唐朝的道路会更加艰难。在后世的演义故事中,秦叔宝的英勇事迹被不断神化,最终演变成了守护家宅的门神形象。这里有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某次李世民派御医为秦叔宝看病,御医开完药方离开后,秦叔宝却悄悄命人把药全部倒掉。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在揭开这个谜团前,让我们先了解下秦叔宝的传奇人生。他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家庭,年轻时加入隋军,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秦叔宝的早年经历颇为坎坷,就像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几经辗转。最初他在隋朝名将来护儿帐下效力,凭借过人的武艺脱颖而出,深受器重。可惜好景不长,来护儿兵败后,秦叔宝先后投奔裴仁基、李密。虽然李密在史书中评价不高,但秦叔宝在他麾下倒也相安无事。

后来李密败给王世充,秦叔宝又转投王世充帐下。但王世充为人阴险狡诈,与正直的秦叔宝格格不入。最终秦叔宝带着亲信投奔了李渊,这才结束了漂泊不定的军旅生涯。

此时的秦叔宝已届不惑之年,多年的战乱让他深刻体会到明君的重要性。从此他全心全意辅佐李渊开创大唐基业。虽然演义中常渲染他与李世民的深厚情谊,但历史上他更忠于李渊。李渊得到这位猛将后如获至宝,因为秦叔宝的加入大大增强了他的军事实力。

归顺李渊后,秦叔宝屡建奇功:先是击败宋金刚,又收服猛将尉迟恭,两人还结下了深厚友谊。最辉煌的战绩当属在李世民与王世充决战时,秦叔宝单枪匹马大破敌军,立下头功。凭借这些战功,他在唐军中的地位节节攀升,成为李渊最倚重的大将之一。然而他人生的转折点,却出现在那场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前夕。

在政变爆发前,敏锐的秦叔宝就察觉到了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明争暗斗。双方都极力拉拢他,但他始终保持中立,刻意与皇位之争保持距离。这让李建成心生忌惮,担心他会倒向李世民;而李世民也因得不到他的支持而耿耿于怀。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帝位。虽然秦叔宝没有站队,但这种中立态度反而让新君心生猜疑。从此,秦叔宝选择远离朝堂纷争,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这一隐居就是整整十二年。期间李世民曾半开玩笑地说:爱卿为何总是称病?满朝文武就数你请病假最多。秦叔宝正色回答:臣一生历经大小二百余战,身上伤痕累累,流的血都能洗澡了。如今旧伤时常发作,实在是身不由己啊。

在李世民统治时期,尉迟恭、李勣等将领频频出征立功,而秦叔宝却因体弱多病始终未能再上战场。这引起了李世民的怀疑,于是派御医前去诊治,表面是关怀老臣,实则是要一探虚实。

其实秦叔宝确实因多年征战落下病根,御医检查后并未发现异常。见他卧病在床咳嗽不止,御医开了些止咳药。谁知御医前脚刚走,秦叔宝后脚就命儿子秦怀道把药倒掉。这不是担心李世民下毒,而是因为他本就是在装病避祸。

数年后,秦叔宝真的病逝了。五年后,李世民将他的画像列入凌烟阁功臣之列。但画像被排在最后一位,这个细节折射出李世民复杂的心态。毕竟秦叔宝的主要功绩都是在李渊时期建立的,对李世民的贡献有限。可以说,秦叔宝一生的忠诚,始终是属于李渊的。

对于秦叔宝装病避世的处世之道,不知各位读者作何感想?

相关知识

秦琼卧床12年,李世民派人前去探望,太医刚走秦琼却让人倒掉药
郝葭怀孕状况太差 李薇带太医给看病,不料被拦门外
隋唐演义 秦琼
隋唐演义:秦琼明明是家中独子,为什么人们都称呼他“秦二哥
《隋唐演义》里的秦琼,跟正史里记的是不是一个样?这差别到底能有多大呢?
罗成、秦琼、罗艺三人毫无血缘关系,却被演义组合成了一家人
隋唐演义 秦琼阵前认义子,秦用大锤显神威
古有秦琼卖马,杨志卖刀……
(新春见闻)山东济南:乙巳年秦琼祈福文化活动启幕
隋唐演义中,秦琼和单雄信两人联手,能击败排在第八的此人吗?

网址: 李世民让太医给秦琼看病,为何太医一走,秦琼就让人快把药倒掉?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3105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