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翻来覆去的执念:晴雯被赶出怡红院,到底是谁告的密?

第七十七回中,晴雯被逐出怡红院后,大观园内众人反应各异,呈现出一幅世态炎凉的众生相。那些平日里被晴雯得罪过的婆子们,此刻无不拍手称快,她们聚在廊下窃窃私语,将晴雯比作祸水妖精,仿佛园中少了她便天下太平。与晴雯共事多年的袭人、麝月等人,虽碍于身份不便多言,却也暗自叹息,念及往日情分,趁着夜色偷偷将晴雯的几件贴身衣物包好,托人送出府去。至于其他下人,大多漠不关心,在这深宅大院里,丫鬟被撵不过是家常便饭,谁又会为一个不相干的人多费心思?唯独一人,为晴雯的遭遇痛心疾首,那便是与她情谊深厚的贾宝玉。 与众多读者一样,宝玉在晴雯被逐后辗转难眠,反复思索着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向王夫人告发了晴雯?作为全知视角的读者,我们自然知晓是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搬弄是非,才引得王夫人对晴雯起了杀心。然而身处局中的宝玉却如坠五里,他绞尽脑汁地排查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最终认定除了那些幸灾乐祸的婆子们,连平日里与晴雯朝夕相处的丫鬟们也难逃干系。

关于晴雯被逐,历来有袭人告密之说。细究起来,这倒也不能全怪读者多心,就连宝玉自己也对袭人、麝月、秋纹起了疑心。这份猜疑一直延续到第七十八回,宝玉嘴上虽说着只当晴雯死了,心里却始终放不下这个率真爽利的丫头。越是怀念晴雯的好处,宝玉就越是为她所受的冤屈愤懑不平。于是在撰写《芙蓉女儿诔》时,他将自己的推测也融入其中。

宝玉对晴雯所受诽谤的控诉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这明面上的怒斥,直指那些婆子们对晴雯的恶意中伤;其二是诼谣謑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牖,从屏帏二字可见,宝玉这番话针对的是丫鬟们对晴雯的诋毁。宝玉并非不明事理,他深知晴雯因容貌出众、性情刚烈,对小丫鬟们动辄呵斥,甚至用簪子扎人,自然招致不少怨恨。这种积怨在晴雯生病时显露无遗——第五十二回中,病榻上的晴雯竟无人照料,令宝玉心寒不已。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宝玉的思维常陷于感性之中。第七十七回中,他质问袭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来;第五十二回时,他也以同样思路揣测麝月、秋纹,认为即便旁人不愿照料晴雯,作为朝夕相处的姐妹,她们也不该如此冷漠。然而事实与宝玉的想象大相径庭:秋纹本欲照顾晴雯,却被她赶去用饭;麝月当时正与平儿商议虾须镯失窃案,虽在屋外谈话,却并未远离病中的晴雯。两相对照,可见宝玉在这两处判断上都出现了偏差——他错将袭人等人当成了发泄怒火的靶子。

关于袭人是否参与构陷晴雯,历来众说纷纭。笔者曾与几位红学同好深入探讨,其中既有欣赏袭人贤惠而厌恶晴雯刁钻者,也有推崇晴雯率真而鄙薄袭人世故者,但在告密一事上,众人却出奇地一致:袭人绝无可能告密!这一结论并非源于对袭人人品的盲目信任,而是基于利害关系的理性分析。

第三十一回记载,晴雯摔坏扇骨与宝玉争执时,正是袭人第一个跪地求情。作为怡红院的首席丫鬟,袭人肩负管理之责。按照贾府规矩,下人犯错,最先问责的必是主管之人。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一事之所以暗中进行,正是平儿在卖人情给袭人——若坠儿偷镯之事闹大,贾母、王夫人首先责难的必是袭人。因此第七十七回王夫人搜查怡红院后,对袭人的最后警告是:你们小心!往后再有一点份外之事,我一概不饶。袭人独自垂泪的场景,正是因此番训斥所致。

坊间流传袭人告密导致晴雯被逐的说法,实乃不通世事的书生之见。退一步说,即便袭人真要构陷同僚,以她的地位,晴雯早该被逐出百次,何须等到第七十七回?

究其根本,晴雯、芳官、四儿被逐,表面是惩治狐媚子,实则是贾府节省开支之举。王夫人借机将大观园中那些桀骜不驯、惹是生非的丫鬟尽数遣散,连带着将戏子出身的丫鬟们也一并清理。第七十七回中,大观园被逐者多达一二十人,如此大规模的裁撤,显然是管理者基于经济考量的决策。可惜惯于感性思考的宝玉,终究难以参透这层深意。

相关知识

《红楼梦》:晴雯为什么不给林黛玉开门?
红楼梦:晴雯拆穿了袭人的姨娘梦,谁又看透了晴雯的小心思呢
晴雯为什么远不及袭人?曹雪芹:这方面,晴雯的确不如袭人
《红楼梦》中,晴雯这只“花瓶”,是被谁打碎的?
王夫人死前为赶走晴雯一事忏悔,自知愧对贾母临终托付!晴雯到底是谁
晴雯有一品行,丫头里绝无,小姐里罕见,难怪贾宝玉对她情有独钟
红楼梦:贾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晴雯知道吗?
红楼梦:晴雯会成为赵姨娘?这根本不可能
怡红院的告密者到底是谁?不是袭人不是麝月,另有其人
红楼梦:除了袭人,宝玉还和谁“偷试”过?晴雯一句话大爆料

网址: 贾宝玉翻来覆去的执念:晴雯被赶出怡红院,到底是谁告的密?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2729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