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抄了贾家赐死贾元春的皇帝,有没有历史原型,又是谁呢?

《红楼梦》中贾元春被册封为贤德妃后,贾府上下欢欣鼓舞,倾尽全力修建省亲别墅大观园,一时间府中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呈现出一派烈火烹油般的繁华盛景。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位既封赏贾元春又最终抄没贾府的皇帝,在书中着墨极少却举足轻重。他先施恩宠后施严惩的举动,成为解读《红楼梦》结局的关键所在。

著名红学研究者君笺雅侃红楼指出,许多读者在研读《红楼梦》时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分执着于将小说情节与真实历史对号入座。特别是明清史的研究者们,常常热衷于考证书中人物对应的历史原型。其实这种研究方法大可不必。《红楼梦》中的皇帝形象并非特指某位历史人物,而是融合了多位帝王的特征,这种创作手法正是《红楼梦》作为架空历史小说的精妙之处,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可以在《琅琊榜》《甄嬛传》等作品中看到类似的创作手法。 细究贾元春的封号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其中大有深意。凤藻宫尚书相当于古代宫廷中的女史一职,从女史晋升为尚书并官至一品,正对应着贵德贤淑四妃的品级。皇帝特意选用贤德二字作为封号,而非直接册封为贵妃,这显然暗含讽刺意味。这种封赏方式暗示贾元春的恩宠并非真心实意,而是皇帝用来制衡贾府的政治手段,足见这位帝王心机之深沉。

由于原著对皇帝的直接描写极少,我们只能通过贾府和贾元春的际遇来揣测这位帝王的形象。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位皇帝登基前曾经历过激烈的权力斗争,甚至导致了太上皇的退位。许多研究者习惯套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来解释,但这种观点存在明显漏洞,无法解释太上皇的存在问题。因为元春省亲是奉太上皇旨意,而康熙驾崩后雍正才继位,期间并无太上皇。由此可见,曹雪芹的创作灵感并非来自清代历史,只能说有所影射。 那么作者究竟借鉴了哪些历史典故呢?书中提到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按时间推算正是与皇帝争夺皇位失败。薛家因此受到牵连,暗示四大家族曾暗中支持义忠亲王,这为日后的抄家埋下了伏笔。从种种迹象来看,义忠亲王应是嫡长子,而皇帝则是次子。曹雪芹巧妙地通过荣国府的权力更迭来影射这段历史:按理应由嫡长子贾赦继承家业,实际却由次子贾政掌权,这正是对义忠亲王失势的隐喻。

历史上兄弟阋墙、争夺皇位的故事屡见不鲜,但嫡长子被次子取代的著名案例主要有两例:一是周文王长子伯邑考让位于弟弟武王姬发(贾政字存周正源于此);二是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取代兄长李建成。《红楼梦》中皇帝登基的情节,明显融合了这两段历史典故。其中义忠亲王失势、皇帝登基、太上皇退位的前史,与玄武门之变的情节高度吻合。 书中还有许多细节印证了这一点。比如贵德贤淑四妃的设定主要源自唐代制度;大明宫又称永安宫,正是唐太宗为退位的李渊修建的养老之所;贾政面圣后前往的东宫实指东内;大明宫内相戴权则是太上皇身边的大太监。这些细节都表明,曹雪芹笔下的皇帝表面借鉴了周武王的故事,实则暗喻其得位不正,如同玄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民。

贾府作为太上皇的旧臣,自然对新君心存芥蒂。书中通过史湘云之口道出的双悬日月照乾坤,生动展现了太上皇与皇帝同朝却貌合神离的微妙关系。太上皇未经商议就下旨允许妃嫔省亲,让皇帝陷入被动;而贾府积极响应太上皇旨意的举动,更令皇帝心生不满。安排元春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省亲,正是暗示贾府所依仗的太上皇势力已是日薄西山。

更值得玩味的是贾府的最终结局。抄家的导火索是一场虎兕相逢的军事冲突,贾元春也因此丧命。这段情节明显借鉴了马嵬驿之变的历史典故。脂砚斋批语中提到《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预示她将如杨贵妃般在权力斗争中被赐死。而榴花开处照宫闱的描写,又暗合三国时期潘淑卷入皇权斗争被缢死的故事。马嵬驿之变中,唐玄宗与太子李亨政见分歧,导致杨贵妃家族遭殃,这与贾府的遭遇如出一辙。李白双悬日月照乾坤的诗句,原本就是形容唐玄宗父子关系的写照。

作为清代文人,曹雪芹在创作中自然融入了本朝元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红楼梦》就是清代历史的影射。就像《金瓶梅》借宋喻明一样,《红楼梦》在皇帝和贾府的设定上刻意避开了清代史实,主要借鉴了唐明两代的典故。比如宁荣二公开国建功的描写,明显取材于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的故事;婆子议论贾宝玉哪有叔叔睡侄儿的床,正是讽刺朱棣夺取侄儿朱允炆皇位的史实;贾府从南京迁往京城的设计,也与朱棣迁都北京的历史相吻合;书中提到的建造海舫,更是暗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而贾探春、林黛玉远嫁西海沿子的情节,很可能借鉴了郑和船队到达锡兰(今斯里兰卡)的史实。 当然,开国皇帝与后来封妃抄家的皇帝并非同一人,加上太上皇,书中至少涉及三代帝王。至于是否融入清代皇帝的形象,答案也是肯定的。比如王熙凤提到的圣祖访舜巡明显指康熙南巡,当今皇帝身上也不乏雍正或乾隆的影子,只是作者刻意隐晦处理而已。这种将多个人物特征融为一体的创作手法,正是架空历史小说的精髓所在。读者只需了解这些典故的出处,不必过分纠结皇帝的原型究竟是谁。 以上分析均基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线索梳理和合理推论。通过这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历史借鉴,曹雪芹成功塑造了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王朝背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宏大而深刻的历史画卷。这种创作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关知识

红楼梦:贾元春为何会被赐死?只因她发现了皇帝的一个“秘密”
《红楼梦》贾元春到底发现了什么特殊的秘密,导致被皇帝赐死?
红楼梦:贾家的大靠山并非贾元春而是她,她死后贾家一蹶不振
红楼梦中,贾元春究竟知道了何种惊人秘密,导致皇帝下旨赐死?
贾元春为什么会被赐死?她原本可以自救,只因格局太小
贾元春死亡之谜:她被皇帝赐死的原因,只因省亲时点的一出戏
红楼梦中,贾元春在孕中就被赐死,她犯了哪些忌讳呢?
贾元春是间谍?深挖她的历史原型后,才知道曹雪芹藏了多少真事
红楼梦最愚蠢女人非贾元春莫属,她做了四件事,件件要贾家老命
《红楼梦》:若不省亲,贾家不会倒!贾元春的致命错误,就是太直白了

网址: 红楼梦:抄了贾家赐死贾元春的皇帝,有没有历史原型,又是谁呢?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2716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