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梦中见到一僧一道,是真是幻?
这是一个核心且精彩的问题,它直接触及了《红楼梦》全书的哲学根基和叙事框架。
简单地说,甄士隐梦中见到一僧一道,既是“真”,也是“幻”。 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答案,而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哲学体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从故事内部逻辑看:是“真”的在《红楼梦》构建的世界里,这一僧一道是真实存在的“神仙人物”。他们的职能是引导“风流孽鬼”下凡,并最终度脱他们回归本源。
他们是情节的推动者: 正是他们在梦中将“顽石”(通灵宝玉)带入红尘,才有了后面贾宝玉降生和整个故事。他们是整个神话框架的执行者。
他们拥有“预知”和“干预”的能力: 在甄士隐梦醒后,他确实在现实中遇到了那一僧一道(虽然形象邋遢),并且僧人所言(关于英莲的命运“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在后文应验了。这证明了他们在书中所构建的“现实世界”里,是拥有超自然能力的实体,而非纯粹的幻觉。
他们是全书的“线索”: 这一僧一道贯穿始终,在关键节点出现(如黛玉进京前、宝玉凤姐中邪时等),起到了点化、预言和串联剧情的作用。
因此,在《红楼梦》的宇宙里,对于甄士隐这个角色而言,这次邂逅是真实发生的神奇经历。
这里的“幻”并非指“虚假”,而是指其象征性、寓言性和哲学性。
“梦”的隐喻: “甄士隐”的名字谐音“真事隐”,他的梦就是一个“将真事隐去”的寓言。这个梦象征着所有人(包括读者)在进入红楼这个“繁华梦境”之前,先被告知了人生的终极真相——一切不过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梦是《红楼梦》的核心隐喻,整个故事都可以被视为一场大梦。
“度脱”的象征: 一僧一道代表着一种超越红尘、看破一切的“出世”哲学。他们点化甄士隐,象征着“觉悟”的可能。甄士隐最终在经历女儿丢失、家道败落之后,听了《好了歌》便彻悟出家,正是呼应了这个梦的预言。他的梦,是他最终命运的预演和种子。
叙事框架的起点: 这个梦是一个“书中之书”的框架。我们读者是通过甄士隐的梦,得以窥见“通灵宝玉”下凡的缘由,从而进入了整个故事。它拉开了“红楼大梦”的序幕。
所以,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真实梦境”或“纯粹幻觉”来定义它。
在小说内部的世界观里,它是“真”的。 一僧一道是真实存在的仙师。
在小说的文学和哲学表达上,它是“幻”的。 它是一个巨大的隐喻,是曹雪芹用来阐述“色空”观念、构建叙事框架的艺术手法。
最终,曹雪芹通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告诉我们:
整部《红楼梦》的故事,就像甄士隐的这个梦一样,你既可以将它当作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来读,但更深层的,是要领悟它背后“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虚幻本质。
因此,甄士隐的梦,是沟通“神话层”与“现实层”的桥梁,是“真事隐去”后“假语村言”的开端。它既是真实的情节,也是一个巨大的寓言,完美体现了《红楼梦》 “真而不真,假而不假” 的玄妙风格。
相关知识
甄士隐梦中见到一僧一道,是真是幻?
读《红楼梦》:神出鬼没的一僧一道是怎样出场的?有何玄机?
好人甄士隐下场为何下场凄惨,你只是看到了结尾,却猜错了开头
癞头和尚说了一些疯话,甄士隐百思不得其解,脂砚斋:贾雨村知情
看不懂甄士隐,读不懂《红楼梦》!为何要以甄士隐开篇?
红楼梦:三千红尘皆幻境,悬崖撒手终为僧
少读红楼: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真身与幻象
《红楼梦》这部经典巨著中的两个楔子以及甄士隐的人生
红楼梦中,香菱的性格,像极了甄士隐,4岁以前的经历影响很大
甄士隐好心资助贾雨村,他为何连感谢都没有,天不亮就跑路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3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06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05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1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2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2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3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2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1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