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笺梅岭诗入韵 筱梦溪山鹤吟声

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张筱诗词作品鉴赏

盐亭行

张筱

(一)颂文同

与可年少多勤奋,潜室苦修诗画文。

墨竹功夫尤精湛,颉颃嘉宾误为林。

(二)颂嫘祖

玉女东进嫁轩辕,编绢织衣尊先蚕。

弼政巡视殁衡阳,德被华夏开纪元。

(三)梓江吟

同窗相邀访盐亭,惊叹梓郪底蕴深。

蚕绢内经墨竹萃,开辟丝路烁古今。

(2019年6月10日一稿,13日二稿)

端午和先生

张筱

艾香蒿臭迎端阳,

世事既定君莫慌。

楚歌新赋笑项羽,

诤臣怜平遇怀王。

新冠蔓延乱世界,

歧黄退魂好文章。

守望相助取双胜,

季主卜白我独强。

(2020年6月25日于中江县)

鹧鸪天·芳姐生日

张筱

日斜谷深树遮房,新蝉流萤满蟾光。

足底磨河轻轻流,舍外花皇淡淡香。

华灯灭,《生日》扬,丈夫吻白引杯忙。

心身舒爽百事佳,又得丰收满钵香。

(2022年7月14日夜于青川县乔庄镇)

西江月·歌乐山

张筱

点点枝头秋阳,层层松外江州。

当年香墅改鬼楼,英烈红岩筑丘。

松下长久问森,憾曰倭去毒留。

“八条”暗地斗蚩尤,《挺进》终将祛咒。

(2023年9月17日于青川县乔庄镇)

夜宿北大

张筱

以前到北京,或住宾馆,或寄宿朋友处。这次探望儿子,儿子说寝室有一空床可以留宿,不必花冤枉钱和欠人情。我采纳了儿子的建议,留宿北大。

儿子的宿舍位于北大南校门附近的三十五号楼,这幢楼住着元培学院二零一七级本科生,一二楼是男生,三四五楼是女生。我们上大学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男女生必须分院居住,且雇佣厉害的大妈担任门卫,女生院是男生的禁地。没有特殊时间和特殊事情,男生进不了女生院,但我还是去过,因为我是学校学生会纪保部干部,进去检查女生内务。

时代在进步,学生住宿制度也改了革,男生女生可以同住一栋楼了,只是分层而居。

六点半左右,我就来到了儿子的寝室,二七零房间。打开房门,室内一片狼藉,异味扑鼻,没来得及倒的方便面,没来得及洗的衣被,还有穿了几天的鞋散发的臭味……总之五味杂陈,应有尽有,加之门窗长期关闭,暖气让室内空气升温,刺激口鼻,令人呼吸急促,我有一种窒息之感。我开始怀念当年我们读大学时的半军事化管理,寝室窗明净几,衣物整齐,空气清新,没有一丝怪味。瞬间,我也感受到了现在学生的惰性,特别是男孩子的慵懒,有换的就不急着洗,有地方塞的就胡乱地塞在一起,生活质量极差,与学习成绩优秀形成鲜明对比。

气味够呛,但是儿子的寝室,我还是秉着呼吸走了进去。房间约摸十二三个平方,左右各一架床,上下铺,可住四人。门口与对面两侧各有一个书桌及书柜,放着他们的学习用书。当时宇航同学在,另一名同学还没回来。宇航是安徽人,身着体恤,戴着耳塞,盘坐在椅子上,熟练地玩着电脑游戏。见我进来,他一句“叔叔好”后继续“忙碌”。

我有早睡的习惯,每天晚上九点左右就要睡觉,所以把行李放下,儿子就开始铺床。他把已用了不知多久的被套和床单换成干净的给我用,而他用原来那套。我洗漱后上了床,开始在手机上欣赏广西同学陈一宁爸爸刚刚拍的未名湖初冬美景照片,儿子背着书包上课(他每周五晚上都有经济学方面的课)去了。

晚上九点二十分左右,儿子和另一名同学回来了。他俩打开电脑,叽叽呱呱地讨论着经济学方面的题目。我学的是文科,所以对理科只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他们的讨论我一片懵然。

可能前日在上海黄浦江畔走路太多,我脚有些疼痛,加之当天坐车时间较长,不到十点,就感到困倦。我把手机放在床头,叮嘱一句“儿子,早点睡”,便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2019.11.23于北京大学)

娇娇不“娇”

张筱

周六上午,头顶四十度秋日,我们驱车不知经过多少个拐、绕过多少个湾,来到茶坝乡平溪村渡三溪组李娇娇家。移步其家门口,屋内整齐有序,右侧长沙发、玻璃茶几,左侧几件家具,正前方靠墙是一张方桌,右边坐着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青秀、俊俏姑娘。

她就是李娇娇,刚刚被县作协朋友推荐的残疾人文学爱好者。看到我们进门,她忙撑着桌子站起来,招呼我们入座。养在深闺无人知,她办理残疾人证多年,但很少出门,几乎没人知道她。我是县残联理事长,没有及时帮助她,深感内疚。

七月初的一天晚上,正在杭州学习的我偶然刷到桂华姐的朋友圈,看到桂华姐在“天府作家”发表的《以文学的名义传递爱和温暖》与“身残志坚小姑娘,青川茶坝李娇娇”的评论,马上打开这篇文章,一口气读了好几次,为娇娇顽强斗病魔、以文学传递爱而感动……

渡三溪坐落在群山谷底,周围绿树成荫,从谷底直冲云霄,一条小溪哗哗流淌,养育着渡三溪人。二十年前,这里只有一条人行走踩出来的羊肠小道通往外面,弯弯曲曲,或隐或现,娇娇的祖辈和父辈出入步行,物资人背马驼,家家户户自给自足,衣食无忧,好似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二零零二年四月十八日,娇娇如约来到人世间,父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她,她从小乖巧懂事,总是抢着帮父母干活。二零零八年五一二特大地震后,渡三溪的公路通了,人们开始与外面频繁交往,娇娇也来到茶坝乡中心小学校寄宿读书。她非常刻苦,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她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演讲,练就一副伶牙俐齿,多次斩获全县学生演讲比赛大奖,成为邻家乖乖女。

天有不测风云。二零一四年五月四日深夜,上六年级的娇娇睡梦中一个翻身,从宿舍里没有护栏的上铺摔了下来,右脑着地致颅内出血。她深度昏迷,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噩耗传来,这个幸福家庭几乎崩溃。父母守在她的床前,成天捶胸顿足,以泪洗面……

娇娇的不屈意志感动了上苍,七十六天后,她终于睁开了双眼,从天堂折了回来。看到女儿苏醒,父母很高兴,但很快又犯愁,因为娇娇长时间昏迷,头部下的伤情没有被及时发现,淤血压迫神经无法修复,她的身体左侧从此瘫痪,落下终身残疾。

听说终身残疾,娇娇悲痛欲绝,一度有了轻生念头。但想到二老的付出与守护,她不忍心让他们受更多折磨,遂深深隐藏自己的痛苦,微笑着说:“爸、妈,不要伤心,这也许是上天磨砺我,让我心智受苦,筋骨受累,增己不能,最后才过安逸生活呢。”

看到女儿久违的笑容,夫妻俩很是心疼,但不愿影响女儿,于是抹去泪水,强装欢颜……

为了让娇娇尽快恢复身体,在县残联帮助下,夫妻俩变卖了家里能卖的东西,带着娇娇到省八一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每天老师对左手、左脚的重度压、拉等康复训练,疼得她额头直冒大汗,但她紧咬牙关,没有吭一声,没有掉一滴泪,老师们感动不已。直到十九岁(二零二一年)她才回到老家休养。

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窗,就会为你打开另外一道门。娇娇成了残疾人,却没有失去生活信心,坦然应对病魔,顽强抗争。身在八一康复中心,心却在学校课堂,她让父母领来课本,每天康复训练结束就“啃”书本自学。她的记忆很好,很多知识过目不忘,帮助她顺利学完了初中课程,如期拿到了毕业证,成为一名职高学生。

“娇娇”二字本义是妩媚可爱,引申为美人、美女。父母给她取名娇娇,希望她长大后人美心善能干。小学毕业时,娇娇已面容娇好,身材匀称,犹如出水芙蓉;艰苦的训练,帮助她的左手和左脚逐渐恢复了一些知觉,扶着墙左脚可以短距离慢慢移动,左手也可以做点不用力的动作,她终于成为站起来的美女。

“我不能成为父母的拖累,必须找点事做。”娇娇斩钉截铁地说。身体左侧偏瘫不能用劲,她的饮食起居需要父母帮衬。看到父母额头日益增多的皱纹,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暗自决定闯出一条自立自强的路子,用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分忧。她视残疾人张海迪为榜样,把“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作为座右铭,坚定“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

小学时,娇娇的写作成绩很好,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诵读。上初中后,她再接再厉,几次参加全县中学生作文竞赛均获奖励。所以二零一七年,十五岁的她试着走文学之路。她让父母买回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和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自传体小说,方丹、保尔·柯察金两位残疾人主人公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她。此后,她又读了很多书,古典名著、中外名作,虽然不能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积累了很多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不久,娇娇开始尝试写作。也许初生牛犊,名不见经传,她向报刊杂志与文学网站投稿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也许我的水平不够,需要继续磨练”“也许投稿的人太多,编辑来不及看我的作品”,她微笑着安慰自己,继续边学边写,边写边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初,娇娇将以“浅听”笔名创作的现代言情小说《她是笔仙》投到了番茄小说网。正当她像往常一样平静等候时,同月二十六日,该网站发表了这部小说,她不仅收入七百元稿费,而且成为网站签约作家。

《她是笔仙》成功问世,大大激发了娇娇创作热情和信心。之后,她文思如泉涌、画意似流水,又精雕细作,先后在奇妙小说网、番茄小说网发表了《魂穿嫡女:姐姐带你成为最强太子妃》(笔名:娇娇月明)、《都说我是灾星了,我抓鬼怎么了》(笔名:七栀夏)两部小说,又成为奇妙小说网的签约作家。

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娇娇还写散文,所见、所闻、所感全不在话下,都是津津有味,津津乐道。今年六月二十七日,她以自己为主人翁的散文《不一样的青春》在天府作家网站发表,迅速在“天府”平台引起轰动,一批作家、文学爱好者纷纷附文鼓励她、支持她,让她成为文学传递爱和温暖的代表,也迅速成为家乡人熟知的强者和美人。

“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会继续当好‘键盘侠’,争取创作更多的好作品,以我的身残志坚故事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自立自强。”娇娇自信地告诉我。

对于今后的生活,娇娇有了自己的规划:一边进行文学创作,一边直播带货创业,帮助父母与邻里销售滞留的野生蜂蜜、木耳等土特产品。目前,她已注册“隐蜜于山”商标,正在学习电商业务知识和技能……

中午时分,我们离开了娇娇家,但她坚定的眼神、自信的脸庞、乐观的举动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个人简介:

张筱,笔名攸竹、竹攸等,刚入知命之年,四川省通江县人,现供职于群团组织,曾从事小学教育、新闻采编、党的建设、残疾人服务等工作,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新闻稿件、报告文学、散文、诗词等近百万字,报告文学《汗水,洒在澳门政权移交大厅建设中》等多篇作品获奖。座右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凡事对得起自己就行。

相关知识

谨以白头之约,书写鸿笺,将红叶之盟,载入鸳谱,张含韵 佟梦实 张含韵
七律 人生八雅之诗(外四首)
山溪水韵
胡维平 诗/文/行书/水彩画 《读王维《青溪》诗有感》
李白《夜坐吟》:冬天,寒夜漫长,怎样才能等到天亮?丨周末读诗
『千家诗会·196期』偶有蝉声耳畔鸣
『千家诗会·232』已吟秋雨藏诗外,未挽山溪到眼中
“望江梦华·薛涛吟”实景沉浸式夜游元旦特别活动在成都望江楼公园正式启幕
临江仙 吟竹(外三首)
瀛奎律髓87·卷29旅况类七律,杜荀鹤关心民间疾苦,却心胸狭隘

网址: 张笺梅岭诗入韵 筱梦溪山鹤吟声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2519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