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为何要因一碗枫露茶撵走茜雪?

这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精妙的细节,看似小题大做,实则背后有多重深意。贾宝玉为了一碗枫露茶大发雷霆,甚至最终导致了丫鬟茜雪被撵走,这并非一次简单的任性发作,而是一次长期积压的情绪总爆发,一次权力结构的微妙展示,也是曹雪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

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 直接导火索:醉后的情绪失控

事件发生在《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在薛姨妈处喝得酩酊大醉回家。醉酒是理解这件事的关键。人醉酒后,理性控制力下降,平时被压抑的情绪会被放大和释放。宝玉在醉意朦胧中,想喝早上沏的枫露茶(一种需要三四次后才出色的高级茶),却发现被他的奶妈李嬷嬷喝掉了。

于是,他借着酒劲,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跳起来责问茜雪,并扬言要撵走“捧喝了他奶酪”的李嬷嬷。此时的宝玉,目标明确,是针对李嬷嬷的。

2. 深层原因:对李嬷嬷长期积怨的迁怒

宝玉真正厌恶和想撵走的,其实是他的奶妈李嬷嬷。李嬷嬷在书中是一个令人厌烦的角色:

屡次扫兴:她经常倚老卖老,打断宝玉和姐妹丫鬟们的玩乐(比如吃宝玉留给袭人的奶酪、喝他的茶、打断他和丫鬟说笑)。

代表束缚:她是贾母派来的“监护人”,象征着封建礼教和规矩对宝玉这个追求自由之身的束缚。宝玉追求的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的清净世界,而李嬷嬷这种“鱼眼睛”式的老婆子正是他反感的存在。

宝玉对李嬷嬷的不满早已积压多时,枫露茶事件只是一个爆点。他不敢或不便直接对这位有身份的奶妈发作,于是怒火就迁怒到了当值的、负责看管茶水的丫鬟茜雪身上。茜雪成了李嬷嬷的替罪羊。

3. 家族政治的牺牲品:袭人的“顺水推舟”

值得注意的是,最终被撵走的是茜雪,而真正的“元凶”李嬷嬷却安然无恙。这背后体现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情世故和权力结构。

李嬷嬷地位特殊:作为宝玉的奶妈,她是“半个主子”,在封建家族中很有体面,就连王夫人都要让她三分,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撵走的。

袭人的权衡:当时怡红院的首席大丫鬟袭人处理此事时,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她安抚宝玉说“即便要撵人,也等我们好了再说”,但实际上,为了维护怡红院的稳定,避免与李嬷嬷正面冲突,同时也树立自己的权威,撵走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丫鬟茜雪,成了代价最小、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茜雪成了家族政治和人情权衡下的牺牲品。

4. 曹雪芹的伏笔:为后文“狱神庙”情节埋线

根据脂砚斋的批语(《红楼梦》早期抄本上的评注),茜雪被撵并非故事的终结。在曹雪芹遗失的后八十回原稿中,贾家败落、宝玉和凤姐等人落入狱神庙后,早已被撵的茜雪曾与小红、贾芸等人前去探望和救助落难中的宝玉。

这个伏笔至关重要,它使得“枫露茶事件”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它展现了宝玉性格的成长:早年他一个无心之失,就改变了一个女孩的命运。而在他落难时,却是这个被他伤害过的女孩前来报恩。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讽刺。

它完善了茜雪的人物弧光:她不是一个简单的龙套,而是一个有始有终、以德报怨的正面形象。

它揭示了世事无常和命运弄人:当年高高在上的公子哥,最终需要被他驱逐过的人来救助。

总结

所以,贾宝玉因枫露茶撵走茜雪,表面上是公子哥醉酒后的任性妄为,实质上是:

一次借题发挥:针对奶妈李嬷嬷长期不满的情绪总爆发。

一次权力转移:标志着以袭人为代表的年轻丫鬟开始接管怡红院的管理权,老嬷嬷的影响力逐渐衰退。

一次无奈的选择:茜雪成为了维护内部稳定、避免更大冲突的牺牲品。

一个重要的伏笔:为后文贾家败落、茜雪以德报狱的重要情节埋下千里伏线,深刻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与人性的光辉。

因此,这个事件绝非闲笔,它精微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反映了封建家族的内部矛盾,并构成了全书悲剧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关知识

贾宝玉为何要因一碗枫露茶撵走茜雪?
贾宝玉要撵走乳母李嬷嬷,袭人为何冒死力保?
宝玉和袭人偷试,为何没人撞见?因为屋外有一个替他们人把守,她是谁呢?
《红楼梦》芦雪庵联诗,李纨为何咄咄逼人,连续两次惩罚贾宝玉?
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蔡明、张子枫和万茜,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美女齐聚一堂
电影《雪人奇缘》中,陈飞宇、蔡明、万茜与张子枫共同演绎…
袭人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多强?从她这次装睡等宝玉,就能看出来
石一枫:河南人对生活极其有热忱
石一枫:河南话,话里有话

网址: 贾宝玉为何要因一碗枫露茶撵走茜雪?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2191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