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满济南的“刚刚好”

01

济南的秋天总带着老舍笔下“温晴”的诗意,而2025年的这个秋天,更因一场特别的发布会增添了书香韵味。当《我在济南刚刚好》的封面在聚光灯下揭开时,多数人未曾想到,这本看似轻巧的图书,竟凝结着近一年的匠心打磨。

为何一座城市要为人才专门写一本书?翻开编纂历程便有了答案:30余个部门协同参与,8次审稿会反复雕琢,从数千张图片中精选700幅“城市表情”,在海量文字里提炼最动人的表达。这种近乎苛刻的打磨,让这本书跳出了传统政策宣传册的刻板印象。正如发布会上所说:“我们想让人才感受到,济南的引才诚意,藏在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里。”

创作团队的用心在细节中处处可见:为了让政策解读更易懂,编者将“双30条”拆解成人才能看懂的“福利清单”,让这本书从发布会开始就成为可传播的城市符号。

季羡林曾在文章中回忆济南的青石板路,“耳中仿佛还能听到铁圈滚动的声音”。这份跨越百年的城市记忆,与书中泉城济南的烟火气形成奇妙呼应。从策划到付梓的300多个日夜,编纂者们实则在完成一场文化接力,把老舍笔下的“宝地”、季羡林心中的“故园”,变成当代人才眼中“刚刚好”的奋斗热土。

02

“我”“在济南”“刚刚好”,三个看似简单的主题,实则是济南对“城市与人才关系”的哲学思考。这三大篇章,不是内容的简单划分,而是一场循序渐进的情感共鸣,层层深入的价值传递,最终指向“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终极命题。

“我”的篇章,是济南以城市之名的主动邀约。以“同行者”的身份,将城市的抱负、诚意与底气娓娓道来,这里有支撑梦想的产业沃土,有护航成长的政策体系,更有浸润心灵的文化滋养。它告诉每一位潜在的人才:济南不仅愿意为你提供舞台,更愿意与你共赴未来。这种平等的姿态,恰恰是现代城市引才的核心密码。

“在济南”的篇章,是人才与城市的灵魂相拥。它不讲空泛的“归属感”,而是描摹一种“融入感”,是人才在这座城里,既能追逐前沿科技的光芒,也能触摸人间烟火的温暖;既能在产业浪潮中乘风破浪,也能在泉边巷陌里安放诗意。这种“奋斗与生活共生”的图景,让“在济南”不再是地理上的停留,而是精神上的扎根。

最动人的“刚刚好”,则是城市与人才的同频共振。是“精准契合”济南的产业节奏,刚好承载人才的“雄心壮志”;济南的生活温度,刚好抚慰人才的奋斗疲惫;济南的文化厚度,刚好滋养人才的精神世界。这种“刚刚好”,是济南对人才需求的深刻洞察,是城市生态的极致平衡,更是“你成就济南,济南成就你”的生动写照。

03

这场新书发布会,从来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济南人才IP全域传播棋局中的关键一子。它以“书”为核心,串联起文化、产业、政策、服务等多重维度,构建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用得上”的传播闭环,让济南的人才故事,从发布会现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圆桌会谈的深意,不在于学者的对谈本身,而在于“文化人讲人才事”的叙事策略。它让济南的人才故事,有了文化的“背书”,当济南的历史文脉与人才战略相遇,当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对话,人才政策便不再是冰冷的文件,而是有历史厚度、有情感温度的“城市承诺”。这种叙事方式,让济南的人才故事更有说服力,更易引发深层共鸣。

赠书环节的巧思,不在于“送书”的动作,而在于“精准触达”的战略考量。书送到哪里,济南的人才诚意就传递到哪里。送到高校,是对接人才“源头”;送到文化场馆,是拓宽传播“窗口”;送到人才代表手中,是强化“口碑”效应。每一次赠书,都是一次济南人才IP的“精准投放”,让这本书成为流动的“城市名片”。

更精妙的是传播闭环的构建。这本书不是“读完即止”的静态载体,而是“连接服务”的动态入口:政策可查、服务可享、景点可寻、人才可联。这种“内容+服务”的设计,让书从“传播工具”变成“服务平台”,让济南的人才服务,从发布会现场延伸到人才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一次传播,持续服务”的长效价值。

04

《我在济南刚刚好》的出版,看似是“文化事件”,实则是济南人才战略“生态化升级”的缩影。近年来,济南在人才领域斩获的诸多荣誉: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人才改革实践做法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案例30佳”。背后正是这种“从政策优惠到生态构建”的战略跃迁。

济南的人才战略,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系统布局”。从“双30条”政策硬核支撑,到“天下泉城、人来无忧”的全周期服务;从“6+1”招才引智体系的精准发力,到“我在济南刚刚好”IP的文化赋能,济南构建了一个“政策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文化有深度”的人才生态闭环。这本书,正是这个闭环中最具情感穿透力的一环,它让人才看到,济南的引才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久的陪伴”;不是“单一的支持”,而是“全方位的滋养”。

更难得的是,济南将“文化基因”注入了人才生态的核心。这座有着4600多年文明史的古城,让“泉城”的温润、“诗城”的浪漫、“名士城”的厚重,成为吸引人才的独特魅力。以“刚刚好”的智慧,平衡了“奋斗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人文”等。而这,恰恰是新时代人才最看重的“城市气质”。

合上《我在济南刚刚好》,我们愈发理解,所谓“刚刚好”,是城市发展节奏与人才成长步伐的同频共振,是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产业活力的完美平衡,更是一座城市对人才最真诚的告白。下一个在济南书写人生篇章的,会是你吗?这座用泉水写情书的城市,正等待着与更多人才的“双向奔赴”。

编辑:王宁

相关知识

这本书,写满济南的“刚刚好”
济南第二届“海右人才节”文艺汇演晚会成功举办
欠一点 刚刚好
打开新区这本书……
谭松韵这脸蛋,骨架,都刚刚好,蓝色很显白
初一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预习笔记
小满,刚刚好!
荐书|热爱是这本书的本义
小满时节,送给你5首最美小满诗词,遇见刚刚好的初夏
2024济南第二届“海右人才节”文艺汇演侧记

网址: 这本书,写满济南的“刚刚好”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2100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