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类学美学·新式艺术人类学|浙师大高玉教授专评:郑元者的《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
作者:高玉
郑元者著《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这部著作最突出的特点和它最大的成就不是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起源的学说,即“图腾观念特化说”,虽然郑元者先生本人可能最为看重这一部分。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它不过是在艺术起源学说之“林”中又增加了一棵“树”而已,尽管这棵“树”比其他的“树”粗壮、高大,且其来路不一样。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它不过是“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提高,尽管这种“量”的增加也是非常困难,非常难得,作者甚至完全可以以此为满足和骄傲。但笔者认为这本书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它指出了通往艺术起源之“思”的道路和这道路中最关键的障碍。
当我们讨论艺术起源的时候,我们所说的“艺术”和“起源”的指称和含义是什么,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过去,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这一问题,但多在浅层次上思考和规范,缺乏深刻的哲学性的追问。对于限定“艺术”,郑元者先生认为历史的原则应该优先于逻辑的原则,根据“历史优先性原则”,他反对用现代艺术观念去研究作为艺术起源研究对象的史前艺术,认为史前艺术在本质上是作为史前意识形态的可见形式,在功能上是作为生存理解的体化物,因此它显现了人类在存在、活动和认知三方面的始源性意义。对于“起源”,郑元者先生认为大抵是指导致某一事物发生的起因或动机以及该事物发生的初始状态或相对最早的时间。“起源”可以作为单数来理解,但更应该作为复数的形式来对待,据此,郑元者先生首次提出了他独特的“W1-H-W2”起源问题环理论,即从When、How、Why三个层面来全面地系统地讨论艺术的“起源”。
这里,“历史优先性原则”、史前艺术作为史前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起源”的复数形式等观点都是郑元者先生第一次提出来的,每一个观点的新颖、独到,都是前人所没有的,其深刻性和优越性也是明显的,比如起源问题环理论就比过去任何一种从单一层面来讨论起源问题要深入得多,仅从这一点上,郑元者先生就应该在艺术起源研究史上具有不朽的地位。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郑元者先生切入问题的方式。笔者认为,提出这些问题对研究艺术起源更具有根本性,它为艺术起源走向更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正确的方向。具体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如何解决问题更具有哲学的意义。解决的过程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但解决的途径更重要、更富于建设性。恐怕郑元者先生自己也必须承认,对他所提出的这些具体观点仍然是可以有争议的,事实上,笔者就不同意郑元者先生的“历史优先性原则”。在笔者看来,“逻辑”与“历史”在科研中孰先孰后的问题有点像非进化论者眼中的鸡与蛋的先后问题,是一个难解之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识论问题。胡塞尔式的从现象的直观和还原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方式其实是值得怀疑的。没有金子的观念,即使走进了金山也可能空手而回。如果没有原始艺术的观念,甚至连原始艺术都不可能发现,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对现代落后民族的原始艺术的“艺术”性完全视而不见,把它们看作是迷信的东西而大肆毁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类此,对郑元者先生提出的其他观点也可以商榷。但另一方面,郑元者先生提出的问题却是无可争议的,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的艺术起源问题,但却是包围艺术起源问题的一道道壁障,是绕不过去的。要抵达核心,必须先突破外围,必须先解决这些基石性问题。企图跨过这些壁障建立起空中楼阁,是不得要领、不切实际的。所以,在当前,解决艺术起源哲学上的问题比解决艺术起源问题本身更具有迫切性。在这种意义上,郑元者先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比具体观点更具有根本性,更具有启发性,更能够引起对问题的深思。
因果问题和情境问题则是郑元者先生提出的对艺术起源研究来说具有根本性的另一重大意义的问题,也是艺术起源研究的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问题。作者认为,艺术的发生不是混沌无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艺术起源中的因果关系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因果之间的深层次的内在关系,而不是那些处于浅层次的和外在的连接关系。艺术起源的因果论既不是极端的因果论,也不是非决定论,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根据这种因果关系,郑元者先生认为艺术起源“劳动说”不是因果意义上的艺术起源学说,“劳动”从根本上说不是艺术起源的原因和效应,而是“条件”。这是非常深刻的。认为“劳动”只是“条件”,过去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但都不能动摇“劳动说”的理论内核,而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否定它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起源学说,郑元者先生是第一次提出这问题,比起过去的怀疑和否定来,它明显地具有理论的深度和思想的深刻性。因果问题既是基本的哲学问题,又是具体的艺术起源理论问题,它具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同时又是研究艺术起源的具体思维问题,它涉及如何对待原始文化和原始艺术的问题,所以,与此联系的深层的问题是“情境”问题。郑元者先生认为,不能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定型去研究史前艺术材料,而要尽可能逼近史前艺术的文化情境,我们在对史前时代或现代土著社会的生活世界进行理解和解释时,不应该只是个人式的内在交谈,而应该是有着不同的生存情景和文化情景的人们的总体性对话和交流。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观点和视角,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人类学、民俗学中讨论比较多的跨文化研究、原始思维的问题。但郑元者先生提出的“情境”、“情境相关与观念转换”、“情境的约定性与非约定性”等概念和范畴,则是在试图建立自己研究艺术起源的独特的理论构架。
艺术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深奥的学术课题,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郑元者先生也不可能彻底地把问题搞清楚。历史经验表明,重大的学术问题从来都具有开放的性质。对于郑元者先生在“因果”和“情境”问题上的具体观点,笔者认为仍然是可以争议的,比如关于“劳动说”,郑元者先生的质疑是非常深刻的,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从“劳动”的角度来研究艺术起源仍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理论上,“情境”无懈可击,但在实际中,如何迫近“情境”,如何把握“情境的约定性与非约定性”,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在学术方式和具体观点上,笔者和郑元者先生都有很大的不同,他是黑格尔式的,具有坚定的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对科学的信念坚定不移,对弄清楚艺术的起源持很乐观的态度;笔者则比较赞同后现代精神和思维方式,对艺术是如何起源的能否弄清楚持悲观和怀疑的态度。但对郑元者先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提问题的方式,笔者则是完全赞同并万分钦佩。我们可以不同意郑元者先生的具体观点,但我们却不能不同意郑元者先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意识。对于艺术起源,郑元者先生的识鉴是非常锐利的,他的问题可以说招招不离本质,处处抓住要害,他深深地认识到并准确地表述出艺术起源研究处于困境的根源。
笔者始终相信艺术起源更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实证问题,郑元者先生也基本上持这一观点,在这一点上,笔者很欣慰能和郑元者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更高兴的是哲学家叶秀山先生给我们提供了理论的根据,他在《序》中说,艺术起源研究“不但是材料的,而且是理论的;不但是历史的,而且是哲学的”。解决“起源”主要不是需要“考据”,而是“思考”。应该说,在材料和“考据”方面,郑元者先生也有很多新的发现,超出了前人和时人。从最初的构思到最后的完稿,作者写这本书历时10年,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在资料上,他除参考了国内有关的大部分中文资料以外,还直接参考了一百三十多种外语原文资料,直接吸收和借鉴了国外艺术起源研究的最新成果,其资料之多、观点之新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显示了作者在外语、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良好的学术修养和功底。对于一般的学术著作来说,这应该是相当不错、非常满意了,但对于郑元者先生的《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来说,这还不是主要的,它更重要的贡献不是在“艺术起源”上而是在“艺术起源学”上,即艺术起源哲学和方法论上的价值和意义。它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方法,对艺术起源研究更具有根本性,“艺术”、“起源”、“因果关系”、“思维方式”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将无法抵达艺术起源之“思”,艺术起源研究将永远是一种无根基的浮萍。
所以,笔者认为,在艺术起源研究领域,郑元者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真正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笔者不敢说它将要开辟一个新的时代或者它所提出的问题将会带来许多具体成果,因为艺术起源研究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它不可能是一个大众的、热门的课题,产出很多成果是很困难的。但郑元者先生提出的一系列的哲学性的问题肯定会对未来的艺术起源研究极富建设性和启发意义,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作者: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来源:高玉著《艺术起源怀疑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一章 中国艺术起源研究综述。编注:作者此前曾刊发单篇专文书评,高玉:《<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统筹: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
文本编辑:刁俊娅
版面设计:韩钰
技术维护:朱恬骅
内容审核:曾澜
相关知识
当代人类学美学·新式艺术人类学|浙师大高玉教授专评:郑元者的《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
潘鲁生:艺术人类学田野的意义
7本好书推荐 | 人类学视野译丛
《法律与人类学手册》:什么是法律的人类学进路?
采掘中华美学文化之源——《〈周易〉的美学智慧》
29本人类学名著 | 理解人与文化
高建平:《艺术即经验》推动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
最强艺术季来袭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展示丰饶的艺术生态
对“重启的世界:民族志与反思人类学”圆桌论坛的观察与思考
郑靖四方沙龙开讲,将公共艺术从造型美学转向空间诗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2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01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8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0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16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2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2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8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0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