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遇见舞蹈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毕飞宇、王亚彬共话《青衣》十年旅程

8月23日下午,“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七季——舞剧《青衣》十周年巡演见面会”在江苏大剧院温情启幕。原著作者毕飞宇与导演、编舞、主演王亚彬齐聚现场,与众多文学及舞蹈爱好者共话这部跨越十年的作品。

2020年,舞剧《青衣》首度登上江苏大剧院的舞台,悄然触动无数观众的心弦。舞剧《青衣》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的同名小说,由著名舞蹈艺术家王亚彬担任导演、编舞及主演。自2015年首演以来,已在全球巡演150余场。见面会上,毕飞宇分享了小说《青衣》的创作缘起。他回忆道,那是1999年,世纪之交的特殊时刻。一种欢呼、渴望、不满足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在他的心中达到了高峰。他渴望为这种情绪寻找一个形象,一个同时承载着希望与毁灭的载体。“最终,我选择了京剧,因为京剧走路的样子、手部的动作、发声方式都是非自然而华美的,一旦爆发出毁灭感,将无限动人。”

这段真挚的回忆,也将王亚彬带回了自己的“青衣”之路。她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在大学宿舍第一次读到《青衣》,细腻的文字与心理描写,带给了她巨大的情感震撼,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微妙通感在她心中悄然萌生。2012年,在拍摄《推拿》期间,她重读《青衣》,恍然觉得“这部小说是为自己创作的”,筱燕秋对艺术的执着,与她作为一名舞者的生命体验如此相似,仿佛隔空对话,彼此映照。

在获得毕飞宇的授权后,王亚彬在喜悦之余,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如何将这样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成功转化为舞剧语言?从2012年萌生创意,到2015年正式进入排练,这段创作之路布满挑战。阅读小说时,她可以凭借舞者和编导的直觉在脑海中勾勒画面。然而真正着手改编,却意味着必须解构文本、提炼其精神内核,并重新构建一套舞台叙事方式。在这一漫长过程中,她不断探索、反复尝试,与众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共同创作,以现代舞语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探讨一个超越地域与性别的深刻命题——“生命该如何寄托”,期待能与每一位观众达成心灵的共鸣。

随后的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一位追随王亚彬多年的粉丝与她展开了真诚而深入的交流,话题从舞台角色塑造中生命情感的投入,延展至“生命该如何寄托”这一深刻命题。王亚彬动情回应,她将筱燕秋视为舞蹈生命中一次最美的相逢,也将自己对艺术的炽热与思考写进了《生命该如何寄托》这本书中。她鼓励大家多走进剧场,亲身感受舞台的无穷魅力,与作品进行心灵的深度对话。

毕飞宇也分享了他对不同艺术形式的《青衣》的见解,在他看来,电视剧《青衣》还原了一个时代的世俗风貌,赣剧《青衣》聚焦艺术家的悲剧命运,京剧《青衣》则以唱腔设计令人过耳不忘,而舞剧《青衣》则在灵魂层面将小说表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展现角色内心的丰沛和瑰丽。他还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一个“彩蛋”:当年创作《青衣》时,他正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任教,校址就在螺丝桥,与如今的江苏大剧院仅咫尺之遥。那时,剧院所在之地还是一片农田,正是在这片农田之上,他创作了《青衣》。这段特殊的回忆,引发现场阵阵欢笑与掌声。

9月20日,舞剧《青衣》十周年巡演将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上演。而这场见面会也拉开了江苏大剧院2025世界舞蹈剧场的大幕。接下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孔子》、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芭蕾舞剧《海盗》《天鹅湖》、陆川导演舞剧《天工开物》、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及文小超导演,李宇、郝若琦、张振国、常宏基领衔主演肢体剧场《瞧!这个人 》等精彩剧目将相继登场。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也将在秋日再度回归金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通讯员 李来敏

江苏大剧院供图

相关知识

当文学遇见舞蹈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毕飞宇、王亚彬共话《青衣》十年旅程
舞剧《青衣》巡演启动,毕飞宇、王亚彬对谈“从文学到舞台的十载旅程”
当国风遇见糖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当巾帼遇上枭雄,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红红火火闹元宵|当“中国书画纸之乡”遇上“格萨尔王故里”,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好莱坞女明星爱上普通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当甜歌遇上rapper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马来西亚粤语与香港粤语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当中国东北小伙,遇上俄罗斯老丈人,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京剧与舞蹈交融,一袭青衣一场梦 ,现代舞剧《青衣》苏州上演

网址: 当文学遇见舞蹈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毕飞宇、王亚彬共话《青衣》十年旅程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1885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