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约恩·福瑟的至爱《晨与夜》,中文世界首度出版!
今日要闻
全球首度:诺奖得主约恩·福瑟亲自撰文推荐!最爱作品《晨与夜》中文世界首度出版!
2025年6月5日,约恩·福瑟的译者邹鲁路女士收到了福瑟先生发来的邮件:一封致中国读者的信。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的书亲自撰写推荐。这份荣耀,属于他最爱的作品《晨与夜》。
“我,坦诚地说,是如此地为写出了这部小说而开心。
此时此刻,多年以后,我依然为此而开心。
于我而言,在经我笔下所流淌出的所有文字中,
无论是戏剧,小说,还是诗歌,这无疑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
唯愿你们,我的中文读者们,也同样会觉得《晨与夜》是值得展卷一读的作品。”
福瑟坦言,《晨与夜》虽薄,却是自己“最心爱之作”,也最想看到它的中译本“诞生”。
诺奖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曾这样评价《晨与夜》:“一部用闪亮和极其敏感的散文写成的关于生命来临和逝去的短篇小说。”它关乎生命本身的意义,如诗亦如寓言,曾获得“2001年梅尔索姆最佳新挪威语图书奖”。
《晨与夜》
◎中文世界首度引进
——诺奖得主约恩·福瑟最心爱之作
◎全球首次——作者福瑟亲自撰文推荐
◎梅尔索姆最佳新挪威语图书奖获奖作
◎北欧理事会文学奖提名、挪威评论家奖提名
《晨与夜》以短小精悍的篇幅浓缩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生命历程。福瑟将个体生命置于晨与夜、生与死的永恒循环中,探讨了时间、记忆与存在的本质:
一个孩子诞生。他将被命名为约翰尼斯。他会成为一名渔夫。
一位老人逝世。他的名字叫约翰尼斯。他曾是一名渔夫。
以初生为晨,寂灭为夜,在晨与夜的两端,小孩/老人约翰尼斯的漫长一生微缩成一日时光:始于小约翰尼斯的父亲奥拉在妻子分娩时的思绪,终于老约翰尼斯注视着自己的棺椁缓缓下葬。
恋爱,劳作,养育,清晨料理台上未满的烟灰缸和咖啡杯,凡人岁月的种种瞬间与日常之物,此刻被“存在”赋予庄严闪亮的意义。
日月往复,万物流变,生命轮转。
永恒如一日。
“致我的中文读者们……”
文│约恩·福瑟
(2025年6月5日)
致我的中文读者们:
仅以数语,来自本书的作者,向你们致意。
写这部小说是多年以前的事了。那些年里我主要在写戏剧。但我第一部出版的作品是小说。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写下它;二十三岁的时候书得以出版,1983年。那本书的名字叫作《红与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又继续写了几部小说,也出版了一些诗集。自九十年代起我开始进入戏剧创作,并在其后数年专注于此。
然后突然有一天我有点儿害怕自己会忘记怎么写小说,所以我决定在戏剧创作中也应该穿插几部小说,就算是为了不让自己忘记怎么写小说吧,这么说也未尝不可。我决定书写人类生命中最极致的两个情境:出生与死亡。
于是在某一年我写下了关于出生的文字。我最初的设想是从那个要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的视角去写。后来发现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便转成了将为人父的视角,只在其中数段进入婴儿视角,这么说也未尝不可。然后我便将这些文字束之高阁。
大约一年多以后,记忆或许有些模糊不清,我写下了关于一位老人死去的文字,关于他死去的那一刻。这个部分写起来要容易得多。然后我便将它束之高阁。
又是大约一年多以后,我决定把这些文字通读一遍——这些有关出生与死亡的文字。就这么一段段地读着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一部小说啊!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它们能够相互融汇、彼此关联,但彼时彼刻我唯一需要做的便是稍加修改,而它们便已浑然一体。
我写出了小说《晨与夜》。
而我,坦诚地说,是如此地为写出了这部小说而开心。
此时此刻,多年以后,我依然为此而开心。
于我而言,在经我笔下所流淌出的所有文字中,无论是戏剧、小说,还是诗歌,这无疑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
唯愿你们,我的中文读者们,也同样会觉得《晨与夜》是值得展卷一读的作品。
谨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福瑟研究专家、中文世界译介福瑟作品第一人邹鲁路担纲翻译
文学对话:直接交流,反复沟通,完美呈现原作平和诗意
对于这些年来邹鲁路女士为我的作品能够进入中文世界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我深怀感激。她是我在中文世界里的声音。
没有她的无私、不懈和执着,我的作品就无法进入中国。
——约恩·福瑟
译林“约恩·福瑟作品”由上海戏剧学院欧美戏剧研究学者邹鲁路担纲翻译。邹鲁路是中文世界首度译介福瑟戏剧的人,也是福瑟戏剧的研究专家。迄今为止,邹鲁路和福瑟的文学对话数年不辍,而她对福瑟的研究也已近二十年时间。
《晨与夜》是福瑟为邹鲁路选定的书目。
邹鲁路的译文简洁而精确,对原作的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这得益于多年来她在研究与译介过程中与福瑟的直接交流。
现在他就要出生了,在他母亲玛塔痛苦的嘶喊声中,来到这个冰冷的人世间而在这里他将要独自一人,跟玛塔隔绝开来,跟所有的人都隔绝开来,他将要独自一人永远都独自一人直到,直到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他将要消殒化作一片虚无回到他的来处,从虚无到虚无,这就是生命的轨迹,人,动物,鸟,鱼,房子,船,是啊万事万物都一样
…………
危险是言语,而我们要去的地方没有言语
…………
那里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广袤澄静伴着些微的震颤,还有光,如果一定要用言语来描述的话就是这样而言语是如此地苍白无力
…………
此刻他和彼特既是他们自己而与此同时又不是,万事万物都既已连成一片而与此同时又泾渭分明,它们既浑然一体而又各自迥然,所有的一切都分崩离析而又浑然无间而所有的一切又都是如此澄静
——《晨与夜》
北欧极简风格设计
封面选用环保再生材质
《晨与夜》以小开本精装形式呈现,尺寸精巧,手感适宜。
封面以挪威著名平面设计师Jesper Egemar创作的主视觉为元素,呈现晨与夜、生与死的永恒循环观。
爱德出品,小森机印刷,印制精良;封面选用意大利范云尼(FAVINI)环保再生纸(SHIRO ECHO),可回收,可生物降解,获得FSC®认证,确保100%再生,实现碳中和;内文选用优质双胶纸,易于收藏。
——译林——
约恩·福瑟作品
已出版:
《晨与夜》
《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
待出版:
《第二名字:七部曲I-II》
《我是另一个:七部曲III-V》
《新名字:七部曲VI-VII》
彩蛋:很多读者问询《七部曲》的出版进度,目前该系列已经在翻译中。
作者亲自撰文推荐!
相关知识
诺奖得主约恩·福瑟的至爱《晨与夜》,中文世界首度出版!
译林出版社获版权,2023诺贝尔奖得主约恩·福瑟代表作品和卡塔林·考里科首部自传
约恩·福瑟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晨与夜》等将在国内出版
“我书写听到的一切”——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代表戏剧集终出版,《有人将至》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两位新晋诺奖得主新书简体中文版将由译林出版社推出
解读诺奖得主福瑟:全才型作家?文学风格难以模仿?
专访|译者邹鲁路:约恩·福瑟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解读新科诺奖得主约恩·福瑟:一切都发生了,一切也都没有发生
约恩·福瑟的文学世界
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小说《三部曲》出版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00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6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04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1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1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21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8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95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