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黄色墙纸》杭州首演,这群年轻人带领观众感悟百年经典的当代回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通讯员 徐子淳 仇佳颖
“什么是一个标准的‘人’?”8月9日晚,杭州杂技总团剧场(杭州蜂巢剧场)的舞台灯光骤然亮起,青年演员范修竹所饰演的女主角沈文惠的诘问穿透剧场,改编自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同名经典小说的话剧《黄色墙纸》在此拉开首演大幕。
8月9日至10日的两场演出中,这面“会呼吸的墙纸”不仅成为舞台上最醒目的符号,更成为一面映照当代人精神困境的镜子,让杭州观众在沉浸式的观演体验中,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
剧照
从纸面到舞台
当“黄色墙纸”长出当代的纹路
1892年,吉尔曼在《黄色墙纸》中以第一人称日记体,讲述了一位因“产后抑郁”被丈夫囚禁在阁楼的女性,如何在与墙纸的对峙中逐渐走向精神裂变的故事。这部被誉为“女性主义文学先驱”的作品,以压抑的叙事揭开了19世纪父权社会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漠视与规训。
百年后的今天,话剧《黄色墙纸》并未简单复刻原著的阁楼场景,而是通过充满象征意味的舞台设计,让“黄色墙纸”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走进剧场,观众首先被舞台后方那座巨大的纯白色人像雕塑所吸引——它沉默地伫立着,审视着这个房间里所发生的一切。
剧中女主角沈文惠的“疗养室”布置得简单又压抑:白色的病床、白色的写作台、白色的沙发,规整到让人觉得喘不上气。丈夫陈志航一边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给沈文惠注射镇定剂,动作几乎可以说是粗暴地把她拖回床上,一边在电话里对着同事尽职尽责地扮演着“疼老婆”的模范丈夫。这一幕以极具冲击力的视觉语言,让观众感受到所谓“善意的关心”如何转化为实质的压迫和伤害。
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加入了“小丑打地鼠”的荒诞段落:穿着精致西装的丈夫化身小丑,手持锤子敲打不断冒出的“地鼠”,而地鼠的造型正是女主角沈文惠。随着剧情推进,女主角逐渐拿起锤子加入游戏,从被动躲闪到主动反击,最终站到丈夫身后,用和他一样的姿势落下锤子。这一设计跳出了原著的写实框架,以充满爆发力的肢体语言,展现了“被规训者”向“规训者”的异化与反抗,成为首演中最受热议的片段之一。
剧照
当代视角的注入
从“产后抑郁”到“个体困境”的扩容
“我们不想只讲一个19世纪的故事。”话剧总制作人江雨萌在首演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吉尔曼的小说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永恒的命题:人如何在他人的定义中守住自我。这一点,在当代社会反而更值得探讨。”
相较于原著聚焦“产后女性的精神困境”,话剧《黄色墙纸》将叙事内核扩容为更普世的“个体与规训的对抗”。剧中的女主角不再仅仅是“产妇”,更是一个被多重压力裹挟的现代女性:她热爱写作,却被丈夫告知“女人应该专注家庭”;她渴望表达情绪,却被贴上“敏感”“矫情”的标签;她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真的不够好”。这些细节的加入,让故事跳出了单一的性别议题,转而映照出每个现代人都可能遭遇的困境——职场中“必须合群”的隐形规则、家庭里“应该懂事”的期待、社交中“不能出错”的焦虑。
江雨萌提到:“我们放大了社会压力、他人压力与自我压力的交织。就像那面墙纸,一开始你觉得它只是不好看,慢慢才发现,它在悄悄改变你的呼吸、你的眼神,甚至你对‘正常’的定义。”这种改编让百年前的故事有了强烈的现实共鸣:当沈文惠对着墙纸喃喃自语“到底什么才是一个标准的‘人’?”时,台下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叹息。
剧中对“自由”的探讨也颇具当代性。话剧中,沈文惠最终走出房间,却在门口停下——她看到自己竭力想要“拯救”的“墙纸里的女人”,其实早已习惯了纸面的纹路。这一改编暗含着对“拯救者姿态”的反思:真正的自由,或许不是强行打破他人的选择,而是承认每个人都有权利定义自己的“正常”。正如江雨萌所言:“我们想探讨的,是‘你能不能做想成为的自己’,而这个‘自己’,从来不该由别人来定义。”
年轻团队的坚守
用热爱撑起“巨石”
首演谢幕时,当主创团队集体站上舞台,不少观众惊讶于这个团队的年轻。这群年轻人,用三年时间将《黄色墙纸》从一纸构想搬上舞台,过程中的艰辛远超想象。
“就像两个人举着一块巨石前行。”江雨萌这样形容创作过程。从筹备开始,团队几乎每天都在“解决问题”,而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对“新声音”的渴望。
“我们想站在舞台上,说点年轻人真正关心的事。”江雨萌说。团队在选角时,除了专业能力,更看重演员身上的“劲”——那种对表达的渴望、对热爱的执着。这种“劲”最终化作了舞台上的感染力:当沈文惠撕心裂肺地向丈夫陈志航抗争时,演员眼角的泪光与颤抖的指尖,让台下不少观众瞬间红了眼眶。
首演反响
一面墙纸,万千回声
8月10日晚,随着最后一束灯光熄灭,杭州蜂巢剧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散场时,许多观众仍在讨论剧中的细节——
“那个小丑打地鼠的片段太戳我了,感觉像在说‘你必须符合期待,否则就会被敲打。’”
“最后女主角停下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自由不是逃离,是允许不同的活法。”
……
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以为是讲过去的故事,却处处看到现在的自己。我们都在不同的‘黄色墙纸’里挣扎,有的是工作,有的是家庭,有的是别人的眼光。这部剧最温柔的地方,是它让我们敢承认:我累了,我想撕开那面墙。”
对于创作团队而言,这样的反馈正是他们最期待的。“我们不想给观众一个标准答案,只想抛出一个问题。”江雨萌说,“就像那面墙纸,每个人看到的影子都不一样,这才是它的意义。”
从1892年的小说到2025年的话剧,《黄色墙纸》的内核从未改变: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对自由意志的捍卫。当杭州的首演落下帷幕,沈文惠最终走出了疗养院,那个压抑的疗养室被独自留在舞台上,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下一次,轮到你,去撕开属于自己的那道裂缝,冲破万道黄墙了。
演出方供图
相关知识
话剧《黄色墙纸》杭州首演,这群年轻人带领观众感悟百年经典的当代回响
带领杭州观众再次感受“希望的力量”
青年话剧《月满家圆》百年围屋内首演
德云社话剧杭州首演圆满成功,秦霄贤返场泪洒舞台,观众好评如潮
成都首演!话剧《尘埃落定》演绎文学经典
斯特林堡百年经典再现 话剧《朱莉小姐》在天津上演
化身“苏轼”,辛柏青领衔田沁鑫大戏《苏堤春晓》杭州首演
《九歌》《天问》回响舞台 话剧《屈原》将亮相艺术节
姹紫嫣红开遍大学校园 北大百年讲堂演出百场戏曲经典剧目
文学的回响:也谈话剧“陕西现象”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1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8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5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99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1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1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7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9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