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演艺将走向何方?
近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作品新媒体运营管理人才培训》在京正式开班。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数字艺术部主任张宜春以《未来演艺发展趋势》为题,为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带来 “理论 + 案例” 相结合的主题授课,系统解析了“线上线下并行”“元宇宙演艺”“沉浸式与交互式演艺”“人工智能介入”四大未来演艺发展趋势。
授课中,张宜春以国家大剧院线上演播、5G剧场话剧《铁流东进》、第二现场话剧《苏堤春晓》、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等案例在 “线上线下并行演出模式” 上的创新探索,展现了传统演艺形式与数字传播渠道的融合路径。
张宜春基于数字艺术实践提出,演艺元宇宙化是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其核心特征体现为数字化身与虚拟场景的构建。他同时指出,线上线下的差异化表达、虚拟和真实的差异化表达、公益属性与商业价值的均衡发展、版权保护和日常规范化管理以及平台技术能力的提升是该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在沉浸式、交互式演艺领域,张宜春结合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大型历史舞台剧《赳赳大秦》、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博物馆全息剧《遇见·楚庄王》、VR 舞蹈戏剧《巴黎舞会》及沉浸演艺新空间 “亚洲大厦”等典型案例,进行了多角度解析。
关于人工智能在演艺领域的应用,张宜春总结为内容创作、成本优化、具身智能三大方向,并以人工智能芭蕾舞剧《融合》、歌剧《追逐瀑布》、冬奥会排演创作、2025 年央视春晚创意融合舞蹈《秧 BOT》、上海戏剧学院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等案例展开说明。他认为“人机协同”共演共创,将成为智能化演艺的核心创作方法。
最后,在阐述“人工智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时,张宜春围绕 “人工智能艺术的最新发展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视频、动画、音乐、游戏、数字人、文化保护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人工智能艺术引发的社会议题” 等核心内容,展开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他总结道:未来,人类在人机协同中的核心地位将更加凸显;“新大众文艺” 将进入创作繁荣期,综合型艺术将稳步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倒逼文旅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大模型的能力将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转化,文化资源在数字经济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技术迭代将引发产业与行业格局的重大变革;文旅行业的劳动岗位将呈现“替代—协同—新增”的三维重构。
本次授课立足数字艺术前沿,系统解构了演艺生态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不仅让学员直观感受到科技赋能艺术的无限可能,更明确了技术认知能力的提升方向,为其运用科技手段激活艺术创新提供了实践指引。
责编:鲍泓霓
相关知识
如果你是宋江,你将带领梁山好汉走向何方?
数字赋能津派演艺新未来 北方演艺与福兰文化达成战略合作
南京打造“演艺创新联合体”
无论最终的结果将人类历史引向何方,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电影
短暂的相逢后各自走向自己的未来
九下道德与法治7.2《走向未来》学前预习
停不下来 电视剧大海道 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电视剧
热爱能战胜时光漫长,让我们携手走向美好的未来
上海:从“演艺码头”迈向“演艺源头”
安旎:“不管藏身何处,我都会逐一将你们揪出,彻底清除” 邓妍:不管你身在何方,都要带你回家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1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8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5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99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1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1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7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9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