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播下文化种子,必将开出绚烂花朵!
8月8日下午,“非遗焕新 青春同行——苏港澳台青年非遗传承保护活动”在南通海门继续进行,青年们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遗项目沈绣的艺术魅力。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统称,我们这里的沈绣,其实也属于苏绣的一个分支。”刚刚走进以沈绣闻名的凯利绣品博物馆,青年们就收获新知。据讲解员介绍,沈绣之名来源于传奇织女沈寿,出生于苏州吴县的她,受西方光影、透视艺术影响,创立“仿真绣”,作品多次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14年,在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先生的邀请下,沈寿担任南通女工传习所长兼绣科主任,她辛劳传艺,培养出众多刺绣艺术传人,为南通的刺绣艺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凯利绣品博物馆珍藏的大批沈绣作品让青年们大开眼界:纤细的丝线在绣娘手中化作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一幅《金玉满堂》纤毫毕现,连金鱼身体的微妙光影都完美呈现。
齐针、正抢针、反抢针、迭抢针……在非遗传承人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尝试了“仿真绣”的基本针法。
刺绣的第一步,就是首先在底布上用铅笔画出要绣的图案轮廓,这个还难不住大家,有人画上悟空和祥云,还有人画上小猫小狗,可接下来的穿针环节就让大家傻了眼。
“真正的沈绣大师可以把一根丝线劈成一百二十八分之一,这样才能绣出动物绒毛的质感。正常情况下是六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你们初学者二分之一就行了。”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大家顺着轮廓绣,要走平针。”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很快就有同学绣得有模有样。香港青年路涵茗举着自己绣的花卉图案,虽然针脚略显稚嫩,却掩不住兴奋:“原来一根线可以细到这种程度!非遗传承人的耐心和专注,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澳门青年谭浩熙在体验后感慨:“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着的艺术。看到年轻绣娘们用传统针法创作出现代题材作品,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新的理解。”
来自台湾的钱同学表示,今天一接触刺绣就被迷住了,“有一幅作品远看就是水墨画,可是走近一看,刺绣的色泽比水墨画要丰富得多,真是太精美了。”他决定多拍一些照片,并购买一些刺绣产品回去,通过社交网络把这项非遗技艺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也能欣赏到如此精湛的艺术。
9日上午在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大家又相继体验了扎染的蓝白幻化和金箔的流光溢彩。来自台湾的青年黄柏衔在亲自学习了南通扎染技艺后兴奋地说:“南通扎染技艺在传播上有先天优势!相比于其他地方采用针扎的方法来制作扎染,南通扎染用简单的木夹、皮筋、绳子就可以操作,省时省力,效果也很不错。如果跟南通特色的家纺产品结合,可以更好地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播出去。”
在体验了金箔画制作后,海门本地青年薛泽安额头沁出密密的汗珠:“真的太不容易了,铅笔描画轮廓,再细细刷上胶水,最后还要用巧劲把贴上金箔的图案刷出来。”不过,当大家都完成体验,一幅幅“鲤鱼跃龙门”“月季花香”“龙马精神”跃然纸上时,那一刻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
香港青年张筠说:“南通海门有这么多的非遗技艺,连美酒都浸润着非遗古韵,希望先辈留给我们的这些美好,能永远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而这也是我们的职责。”
正如澳门的邱丽珊老师所说:“这次活动在年轻人心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相信未来必将开出绚烂的花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肖秋/文 赵亚玲/摄 王苏禾/视频
相关知识
今天播下文化种子,必将开出绚烂花朵!
唯有善良的心地,才能开出安康的花朵
缅怀袁隆平 “蜕变——种子的力量”主题儿童画展长沙开展
在人生巅峰时刻拥抱爱情,就如同花朵盛开时的绚烂
“你播下善意的种子,会在某个不经意的一天会化作惊喜与你重逢”
种子遇见冷水也能绽放花朵,花儿自会盛开,石凯并非愚钝的孩子
这套心灵成长科普绘本火了,给孩子播下一颗热爱生命的种子
金门傀儡戏剧团走进福建校园巡演:为传承播下种子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播撒种子的那个人
处变不惊地开出一朵花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6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5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8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01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1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1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6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8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