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留下六十四字谜语,鲁智深武松看懂了:梁山只能再撑三个月

《水浒传》有多个版本,但无论是金圣叹所削减的七十回本,还是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前七十回的内容大体上相似。不同版本的差异在于,有的版本中梁山好汉并未接受招安,有的版本省略了破辽国的故事,有的则直接跳到方腊之战。

关于梁山好汉是否接受招安的问题,其实无需争论。因为对于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来说,真相是显而易见的。当时,徽猷阁待制张叔夜设伏,打败了梁山军,并捕获了他们的副贼。宋江只能无奈投降,成为裨将参与征讨方腊的战役。具体记录在《水浒传》中的记载显示:“宣和三年二月,宋江进犯淮阳军,越过京东、河北路,进入楚州的地界。知州张叔夜接纳他,宋江投降并成为将领之一,参与征方腊的战斗。”

然而,尽管宋江曾到过楚州,事实是他不可能在接受招安后被任命为楚州安抚使兼兵马总管。赵佶和蔡京等人即便再昏庸无能,也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军政大权交给一个曾是盗匪首领的人。事实上,历史上所谓的“招安”情节,在《古本水浒传》中根本不存在。宋江即便有招安的念头,也在一只怪鸟带走了“玄女天书”后,便被雷击碎的石碣所终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梁山的好汉们确实“罪孽深重”,他们所犯下的“十恶不赦”之罪种类繁多。即便他们接受了招安,也无法获得什么好的结果,因为古代的律法中“秋后算账”才是惯例,而不是“既往不咎”。

在《古本水浒传》中,原本等待招安的梁山好汉只有105人,其中三位已经死去或找借口离开。因此,不管宋江最终结局如何,都与这些离开的好汉无关。

《古本水浒传》也没有描述梁山军破辽国、讨田虎、灭王庆、征方腊等情节,这与历史更为相符。事实上,梁山军中的一些降将,虽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但他们并不算是顶尖的战斗专家。最具战斗力的官军降将,如汝宁郡都统制秦明和青州指挥使司等,能够指挥一小部分部队参与战斗,但即便如此,他们要想与辽国的军队对抗,也是痴人说梦。

据《宋史演义》作者蔡东藩所述,梁山泊的实际地理状况也并不适合作为战场。梁山泊不过是一个小孤山,四周是芦苇荡,若要容下所谓的“十万梁山军”,就算全员站立,仍会有不少人被水淹没。

对于梁山的战斗力,虽然有些英雄看不起这些盗贼,但也有一些忠诚的将领,像关胜和董平,他们直言梁山好汉根本不足与他们对抗。而梁山军虽有些战力,但与精锐的宋朝军队和辽金兵力相比,差距巨大。因此,梁山的主要作战方式并非正面交锋,而是小规模的突袭。

梁山在多次击败征讨军后,智多星吴用有一番深思:“纪安邦虽然是奸臣死党,但他终究是奉皇帝命令来征讨我们的。我们虽胜,但这场斗争会引发更大的祸患,梁山泊的未来将更加动荡。”

实际上,梁山的领袖们心知肚明,这片弹丸之地根本无法与朝廷对抗。梁山好汉的结局,要么是远走他乡,要么就是接受招安,否则就只有灭亡一途。宋江虽不是蠢人,他之所以一心想着招安,正是深知面对朝廷的强大压力,他已无法抵抗。

比宋江更为精明的是入云龙公孙胜,他早就看出了梁山的结局,于是悄然离去。宋江对公孙胜的离开感到极为惋惜:“他既然决定奉母隐居,必定会改名换姓,搬到远离人群的地方,我今后再也无法找到他了。”而公孙胜临走时留下的六十四个字:“罡煞群雄,应劫寰中。天遣治乱,长人执弓。戈矛化铁,战马嘶风。云飞星散,水碧山空。无终有始,有冬无春。玄机谁识,入圣通神。奉师养亲,抱璞全真。敢违天命,雷火焚身!”这六十四个字深具预言性,虽然宋江反复琢磨,却始终无法完全理解。

即便如此,消息很快传遍梁山。花和尚鲁智深因而决定离开,带着武松回五台山修行。而鲁智深和武松之所以匆匆离开,显然是看穿了公孙胜留给他们的预言。尤其是其中的“无终有始,有冬无春”,清晰地预示着梁山将很快面临灭亡。公孙胜预料到,鲁智深和武松的离去,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也是在为梁山的最终结局做出选择。

这两位英雄的离去,虽然看似无情,但从他们的选择中,读者不难看出他们对梁山命运的深刻洞察。至于梁山的其他好汉,心里已然清楚,他们的未来只能选择招安,或者最终走向灭亡。

相关知识

水浒传中,为什么凶狠的李逵,不敢惹鲁智深和公孙胜?原因很简单
此好汉精通阵法,公孙胜呼延灼联手才败他,没上梁山后来下落不明
水浒传中,为什么公孙胜是第一个离开梁山的好汉?原因很简单
武松能打过卢俊义鲁智深吗和这三位相比,可能会输的很惨!
他才是梁山第一高手,降服鲁智深,武松也俯身跪拜,死后还成了仙
武松断臂后,宋江对吴用说了句话,武松懂了,留下照顾林冲
梁山好汉的两个高人,其中一个成了神仙,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
水浒传中,为什么武松只能排在第14名?原因很简单
武松做错两件事被宋江抛弃,鲁智深再鲁莽,宋江都不敢动他
鲁智深武松憎恶的三个梁山好汉:一个不算人,一个毒人,一个小人

网址: 公孙胜留下六十四字谜语,鲁智深武松看懂了:梁山只能再撑三个月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0559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